白苹洲暖春风生,画楼槛上争筝鸣。万象更新,綦河书院第一个春天,是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子们共同DIY“瑶筝”度过。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为充分发挥书院文化育人功能,营造活跃的文化氛围,锻炼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利用书院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2022年3月23日-3月25日,綦河书院“追风筝的人”风筝DIY活动顺利举行。同学们于书院功能室拂晓·头脑风暴空间完成风筝制作,完成作品均悬挂于晨钟·文化展厅进行展示,同时,书院也于3月28日组织进行了风筝放飞活动。
如火如荼,奇思妙想
当把目光聚集在阳光下,汇集在一起的人群使色彩也变得更加的热烈。大学生应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在大家的手下,世间百物有了新的模样。
这场风筝制作里,不再是红色的愤怒小鸟,也不再是单色的野生动物,更不是简单而又乏味的童年动画。大胆的色彩搭配把属于同学们的奇思妙想染在了风筝之上,即便是充满了无法欣赏的笑声,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创造的热情。在一片人声鼎沸中,这里成了不同人审美和技艺碰撞的地方。
心无旁骛,坚守初心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少的人能够静下心来去钻研一件事,人们迫于生活生存的压力,无暇了解喜好的领域,逞论继承发扬传统技艺。
所以,当所有人都静下心来沉浸于这场风筝的制作中时,时间缓缓的流逝似乎使心也得到了救赎。一位同学分享道:“猝不及防的疫情带给了我们一些精神压力,但也带来了心理上的成长。难得有这样的机会,静下心来绘制风筝,了解传统文化。”
人生如尺,鉴空衡平
人离天空有多远?一根线。钱永安老先生曾说,做风筝是手指上的功夫,但是心中要有一个度,不能失衡。风筝DIY,是介于动手能力与风筝平衡的“通频带”,把握住这条“通频带”,亦是把握住我们人生的标尺,鉴空衡平。
耗时3天,完成40余只风筝的绘制,綦河学子也在“慢生活”中,找到平衡。当琳琅满目的风筝展现在眼前,不难想象它们飞天时的盛景。
扶摇直上,飞向远方
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3月28日,本着綦河书院“诚意正心,友善豁达”的家风家训,同学们在晨钟·文化展厅自取风筝,并在校内完成了放飞。
在欢呼声中,一只只美丽的风筝飞上湛蓝的天空,狂野的春天不管教室里的言语,在随风摆舞的风筝上,承载着綦河学子的青春活力。夜晚,风筝线于夜幕中交织,同学们的笑声也在操场回荡。
人的一生就像一只风筝,在未知的领域不断探索,直到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未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或飘扬天空,或藏在云里;人的一生就像一只风筝,一时疏忽就可能断了线,看它直直扎向未知的远方,只有信仰与坚定才能唤回美好的人性。
希望同学们忠诚善良、坚守初心、勇敢追梦,正如书籍《追风筝的人》中提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不管那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去追。”愿所有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子都能大胆追梦,成为更好的自己!
图:刘千千
文:李周俊 徐莉
綦河书院供稿
上一条:我校竞技体育中心教师在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获佳绩
下一条:【党建工作】栉风沐雨秉初心·砥砺奋进正当时——淬炼商学院学生党支部三月党建工作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