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异科导师是我校“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最好实践,也是落实中央关于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为加强綦江校区全生异科导师生涯指导相关专业素养,全面提升异科导师生涯咨询能力及专业指导水平,由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书院部联合举办的綦江校区生涯导师训练营(第二期)于5月27日至28日两天在綦河书院·智慧教室(QH7777)顺利开展。本次训练营邀请到了重庆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学生生涯发展中心的副主任、成渝地区双成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双百”导师团特聘专家田力导师为各位老师授课,共有25位老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5月27日上午,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助理杨德龙简要介绍开展本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随后田老师从“生涯”二字的概念入手,抛砖引玉,迅速打开了在场听课老师的思绪,让老师们快速进入生涯指导课程氛围中。课堂上,三位参训老师真切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与不解,田老师耐心倾听,贴心指导并且拓展话题,三位老师回答完后,田老师送出自己准备的小礼物,鼓励各位老师大胆发言,畅所欲言。接着,田老师提出了“三同”发展特点,即同享价值、职业认同、共同成长,又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金字塔、生涯模式与生涯彩虹图等多个理论模型带领各位老师深入了解生涯匹配理论、生涯发展理论、生涯决策理论和生涯动机理论,为后面课程的延升起到良好的铺垫。
下午,田老师着眼大学生大学四年的规划,与各位老师分享如何讲好生涯课堂,并在这过程中提到了“职业锚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系统理论”“无边界与易变性职业生涯理论”等多个理论,并从多角度分析如何理解学生、与学生共情,如何解决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困扰等,有效的给予了在场老师许多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
5月28日上午,田老师为大家讲解了生涯咨询的理论知识,强调在生涯咨询时要注重反映的内容和感受。反映内容就是咨询师针对来访者表达的一些想法(内容)与情绪(感受),给予相应的回馈,并借由这些反馈,咨询师可以了解和分享来访者的想法和感受,而后又通过来访者的应答,来反映咨询师的观点;反映感受则是咨询师针对来访者语言背后的感受或情绪做反应,同时强调多用开放式提问,鼓励引导来访者自己说出问题。
5月28日下午,田老师复盘了两天的学习内容,然后开启了生涯幻游的游戏。随着音乐的播出,大家跟着田老师话语的引导,陆续沉浸地投入到十年后的“生涯幻游”中,体验结束后,田老师过生动的问答形式为大家解读幻游旅程,帮助大家厘清人生梦想,明晰当下生涯规划,参训老师们在分享中纷纷表示这项活动让他们找到了初心,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从当下的学习,认识到了未来的可期,重新思考了生命的意义。
最后,进入卡牌活动环节,卡片上有写着不同的价值观,田老师通过带领培训老师们依次完成发牌、翻拍、换牌、卡牌价值分类与价值分享的流程,从中帮助培训老师们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关于职业生涯上的需求,让他们深刻体验对于同学们的“职业需求”应如何更好地从自身角度出发。
本次生涯训练营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全生异科导师们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方法,更让他们学会如何挖掘学生潜能,用分层次指导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大力推动生涯教育的学习实践和全生异科导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将所学理念及方法应用到学生的生涯指导中,提升就业指导质量,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更好地引领学生做好大学四年的规划,引领学生向着更为积极健康的方向成长成才。
图/文:高逸凡、文雅岚、范振红
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书院部联合供稿
上一条:【志愿服务】九人限定宣讲团入乡攻略第八讲|用最酷的方式,谱写最美乡村三步曲
下一条:【求职感悟】智能工程学院2023届毕业生何源奎考研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