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创意写作】跨出“从内”到“向外”的重要一步——记2022级作家班新媒体工坊人物专访作品研讨

2022-11-15

11月中旬天气渐寒,疫情肆虐,课程不得不从线下转到线上,却影响不了同学们内心的火热与激情,即使屏幕相隔,我们却一“网”情深,心连着心。12日晚,新媒体工坊迎来了《创意阅读》的第八课——人物专访作品研讨,同学们首次当记者啦!

本课研讨画面

《创意阅读》的前两个单元,分别是“新媒体与新闻”、“新媒体与非虚构”,而这两种文体的创作,绕不开的就是采访。

为了让同学们能在课堂上学习的同时,亲身体会和感受采访的魅力,早在上两周,夏曦老师就安排了人物专访的任务,同学们分为三个小组,完成对三位采访对象——张林老师,李言老师以及吴君华学姐的访问和成稿。

当接到人物专访这个任务时,同学们的内心都十分忐忑,紧锣密鼓地拟定问题、协调时间、采访、完成人物稿……各式各样的问题像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高山,等着同学们去攀爬征服。所幸经过小组充分的准备以及细心的整理,三篇精心制作的人物稿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

首先是张林老师组的同学们:

张林老师组线上采访现场

张林老师笔名张无花,曾经担任过编辑,出版过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AA制婚姻》《午夜勾魂曲》等。

目前张林老师不在重庆,同学们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采访,难度更大,要注意采访提问时的配合以及电子设备的记录。但小组同学用细致的采前规划和强大的执行力,克服困难完成了采访任务。

最后,同学们呈现出的人物稿脉络非常清晰,问题与回答一目了然,内容丰富。在稿件的结尾,每一位同学都谈到了自己的满满收获,整篇稿件超万字,非常用心。

在研讨中,其他小组的同学提出了问题太松散、连贯性不强的问题,大家虚心接受,同时也明白了在采访对象经历特别丰富、亮点特别多的情况之下,提问要尽量抓住一个方向深入挖掘。

接下来是李言老师组:

李言老师组采访现场

李言老师是中国武侠文学学会的会员,曾经也是一名新媒体从业者,拥有丰富的新媒体经验,现在在作家班戏剧工坊担任导师。

这一组的同学与上一组不同的是,他们是唯一一组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人物专访稿的,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李言老师丰富的阅历。人物稿中几个极具武侠氛围的小标题一出,十分醒目,瞬间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侠骨剑风。从字里行间便能品出同学们被李言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相谈甚欢的场景。

这样的一篇公认的优质稿件中,依然有同学发现了问题:采访终稿与采访提纲有出入,提问是否有效?

夏曦老师随即引导所有同学回想,自己采访时,是否无法将采访对象引到中心问题上?

同学们纷纷表示确实存在这一现象,因为缺乏采访经验,也不知道如何随机应变。

夏曦老师建议,采访不一定要用死板的一问一答的方式,也不用完全参照提纲,轻松的聊天也许效果更好,更能引导采访对象说出想说的话。如果对方给出的回答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也无需强求,可以顺着对方的话继续提问和追问,寻找新的价值点。

最后一组的采访对象是吴君华学姐:

吴君华学姐正在接受采访

吴君华学姐是淬炼商学院大二的学生,也是完满教育优秀的志愿者,曾获得学校奖学金等二十余项奖,目前是新媒体工坊的助教。因为最近小组成员和学姐课业都很繁重,采访的时间难以调节,但是学姐还是极力配合我们完成了这次采访。

在展示吴君华学姐的采访稿后,夏曦老师邀请吴君华学姐对采访稿进行点评。被采访对象直接点评,同学们既紧张又期待。

对于这篇人物稿,学姐从标题到问题再到具体内容,一一剖析分解,听着学姐耐心的分析,同学们也收获颇多,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采访稿的题目和内容一定要匹配,不能给读者误导;提问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因此没有明晰的主题,其实朝着一个方向提问会更好。最后学姐也表达了对同学们的肯定,在这么短时间内能够做出这么一篇丰富的人物专访稿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探讨结束后,夏曦老师鼓励同学们多去尝试,成为新媒体从业人员,“走出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们不能满足于“向内”的表达,更需要“向外”去开阔自己的眼界,观察生活,寻找典型人物和事迹,学会沟通的本领技巧,努力拓展职业面。

通过这次采访任务,同学们收获颇多:第一次上手去准备,与老师沟通完成一篇完整的人物专访稿;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将进度条从0推进到百分百;从厉害的老师和前辈那里得到了非常珍贵的体验和经验……所有的困难在成果展示那一刻都消散,同学们心里都充盈着喜悦的滋味。

最后,夏曦老师建议我们为努力付出的自己鼓个掌,课程在屏幕上大家一起鼓掌的画面中落幕。

这次采访的经历在大家心里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平日耐心浇灌,静待他日花开。

然而在大家的心中,还有一个更加强烈的期盼:愿疫情早日退去,山河无恙,岁月安康!



撰稿 2022级作家班新媒体工坊学生 黄毓洁

供稿 创意写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