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忽晚,山河已秋,一个转身,秋天成了风景,冬天成了期待,十一月,宜好好生活,慢慢相遇。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深入推进“以学生充分发展为中心”的办学价值观,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全生异科导师制工作要求,实现学生成长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培养,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异科导师于10月、11月先后召开了师生见面会,旨在通过见面会,与同学们产生缘分的纽带,使太阳澳门集团网站的萌新们对异科导师教育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通过了解学生,利于在后续开展多层次的活动,深入挖掘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潜力,成为更完整的人。
十月有幸事,师生初相逢
人间十月有幸事,落叶与风再相逢,在这个美好的季节,10月31日下午,李旎老师和她所带的异科导师班级——2022级数字经济4班、5班的同学们欢聚在玉棠书院的视界影音室,开启了第一次全生异科导师见面会。
为了让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更加熟悉,李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名字传递游戏。向同学们解释了游戏规后,还自己为同学们示范了一遍,让同学们更了解了游戏规则。根据同学们的意愿,李老师将35名同学分为了7组,并给每组定下了一个小组长,为后期更好的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随后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游戏。同学们虽然有一些害羞,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都积极的参与到了游戏中来。游戏中的同学们有说有笑,愉快的氛围在他们的之间慢慢形成。
青年应向学,及时当勉励
什么是全生异科导师?很多同学都很疑惑和好奇。有同学开玩笑说“异科导师就是意想不到的老师”,同学们加群后就在群里展开了讨论。针对同学们的问题,谢沅红老师在11月1日与数字经济1-2班共35名同学的见面会上给出了解答。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为有序推进后续工作、开展活动,更好地培养同学们各方面能力,谢沅红老师对本学期整体工作进行了安排。同学们自愿分组,五人一组,轮流负责组织开展大咖阅读活动、班级线下集体活动等。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活动形式与内容可以结合同学们感兴趣的领域,提前写好活动策划,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展同学们满意的活动。同时,老师也时刻关心着同学们日常生活、学习状态,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后续将不定时与同学们开展谈心活动,鼓励同学倾诉生活中的烦恼,分享日常里的欢乐。
初遇相识,“异”同出发
为贯彻我校四位一体双院制的育人模式,构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异科导师柏金江于11月6日在实训楼S1105智慧教室同管理科学与管理类3-4班同学举行了第一次异科师生见面会,在见面会上与同学们相互熟悉,并对自身异科导师职责进行了说明,使同学们对于异科导师制度有了初步的认知。
见面会开始后,柏老师首先让同学们进行自由分组,每组自行推举一位组长,以便于后续与同学们的交流与管理。在此之后柏老师进行了自我介绍,分享了自身的学习及工作经历,并邀请部分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促进相互间的了解,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随后柏老师通过自身学科及工作内容与同学们所学专业的“异科”关系,由此引入到了异科导师的具体工作职责中,并对后期的活动规划跟同学们进行了讲解,希望在异科班这条小船上,师生将共同扬起完满教育这面帆,驶向更加完美的大学生活。
缘分使然·让我走迈入你的世界
11月2日,异科导师王陈老师在瀛溪书院潜台词影音室开展了与22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类2班的首次异科导师师生见面会。见面会仪式,王陈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自我介绍开场,通过介绍自己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加强同学们对导师的了解。紧接着,本着了解同学们的性格、兴趣的目的,王老师组织同学们挨个进行了自我介绍,在互相的记忆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活跃气氛下,见面会成功破冰,固化了师生间的纽带,增强了集体感。
基础了解后,王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了解了学校的“四位一体双院制”育人模式和“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定位,为同学们解答了异科导师是什么,为什么以及要做什么?到了最重要的团队组建环节,为让同学们走出舒适圈,不局限在舍友、同性或熟悉的同学中,王老师采取抽签分组的方式,让大家在惊险刺激中找到自己缘分命定的小组成员,民主选择组长的过程让现场的气氛再次燃起。经过此项活动,大家的沟通、变通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变得更加信任彼此,团队的凝聚力也大有提升。最后,王老师和同学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合影留念,为本次见面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朝阳升起,异科之旅扬帆起航
在新学期的开始之际,为了迎接同学们的到来,帮助同学们在大学生活中找到正确的自我定位,树立良好的前进目标,实现人生价值,异科导师周小艳于11月3日中午在玉棠书院扎堆朋辈空间与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类6班的同学们召开了异科导师见面会,只为同学们能放开身心地与周老师交谈,寻找到一个奋斗终身的理由,不枉度这美好的四年大学时光。
见面会一开始,周老师便做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希望在与大家的相处中可以亦师亦友,不必有太多的界限感,她既可以有老师的建议也可以有姐姐的关怀,只要我们需要,她便一直在我们身后做护着我们的那一双手。老师强调到: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们从不起眼的小苗长成能为人遮风避雨的一个阶段,我们不甘平凡,即使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痛苦与失败,也心甘情愿;我们心中有火,炙热的火焰灼伤了我们的心,却也烧尽了前路的遍地荆棘;我们渴望成长,长成苍天大树,风雨无奈我何。我们要敢于定计划,下决心,拼前程。
初次见面,同学、老师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拉近了师生关系。心有所信,方能远行。期待下一次的见面,期待开启更多的第一次。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供稿
上一条:137期|书院印迹:在书院随唱谁跳,是谁的“DNA”动了?
下一条:同舟共济,共渡难关|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綦江校区抗疫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