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可感知、可体验、可参与的教育环境,充分运用学校创新育人平台,全生异科导师卓嘉、刘岩、滕宇、马慈4位老师经初步研讨,决定以“小活动”提升“大视野”的方式开展大咖伴读计划,4位导师分别邀请到3-4名来自数字媒体与技术2班和3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班和7班的同学参与。本期活动以大咖阅读的书籍人物刘强东和马云的创业经历为出发点,异科导师通过引导参与学子从分享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咖事迹出发,通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交流方式,带领学生从辩证的角度进一步剖析大咖人物为居民生活质量带来的改变。
“说起京东,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还是我大一的时候,在一个无聊的周末,我寻思着要不要给自己在闲鱼上才组好的电脑配把机械键盘的时候,大数据给我推荐了京东,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上面看看,然后我惊讶的发现——同一个产品,京东给我标注的到货时间尽然是当天下午,而淘宝却给我说3天后‘可能’到货,没有一刹那的疑惑,我光速下单,然后再下午3点左右准时收货。” 活动伊始,卓嘉老师通过讲述和主题人物相关的亲身生活往事,引起纷纷响应,在场同学们争先分享着自己在两个大咖人物所创办的平台上的“离奇”事迹,在场同学从“京东淘宝的物流体验”聊到“电商平台物流体系优劣”,再聊到“电商平台的盈利模式”,各抒己见,讨论热烈。
滕宇老师和刘岩老师通过同学们分享的物流体验案例,以消费方式的转变为支撑点,将话题从生活体验巧妙过渡到大家对消费逻辑、平台流量运营方式的探讨,滕宇老师讲到:“虽然我们今天是以刘强东和马云两位人物为伴读主题,但我们不妨跳出这个限制,进一步看看其它类似的企业,对他们的部分运营模式做一个横向比对。”于是,场上对电商平台的探讨更加热烈,同学们发散思维,从淘宝流量“抽成式”运营谈到拼多多“病毒式”社区流量扩张;从平台盈利抽成方式,讨论到美团的“消费者、骑手、商家三方管理与矛盾转嫁问题”,马慈老师分享到:“拼多多获取流量的方式,像极了平日大家进场去餐馆吃饭时,店员要求的积赞打折方式,而与此不同的是,拼多多的方式更为激进,会让人产生一种再‘赌’一把的冲动,这样的方式在流量获取上很成功,但后期运营和产品质量无法跟上的情况下,容易砸口碑。”
刘岩老师通过自身专业知识补充道:“首先占领消费者市场,然后树立企业形象,建立企业品牌是现目前电商平台在前期扩张阶段的常用方式,同学们在平日不妨多观察观察是否还有其它企业是否也是一样的情况。”
活动最后,刘岩老师以“深入阅读”为要点,为同学们讲述了应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好学校下发的大咖书籍,值得一提的是,刘岩老师讲到,阅读“并非只是单纯的读书,而是要以看穿书籍故事背后的逻辑,看到深刻的内涵与意义”为目的。在师生们热烈的讨论下,为期1个小时的活动悄然过去,滕宇老师为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他特地准备的小礼物——“书签”和“护眼罩”,以此鼓舞大家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应爱护好自己的眼睛。
最后希望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扩宽视野,增长社会商科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产业大咖阅读”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氛围,唤起学生们的读书兴趣。
(全生异科导师卓嘉、刘岩、滕宇、马慈联合供稿)
上一条:【艺术修养】合音合唱合心·同班同院同校---“声载梦想·乐綦飞扬”淬炼·国际商学院第五届班级合唱大赛圆满结束
下一条:【青马工程】“燃信仰之火•筑青春之魂”——淬炼•国际商学院第四届“青马工程”完满教育学生骨干培养计划(初阶班)开班仪式暨专题理论培训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