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创意写作】“作家领读”第1期丨《百年孤独》:万物都有生命,只需唤醒它们的灵性

2023-04-12

为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创意写作学院联合綦江校区图书馆于每周三19:00在图书馆二楼举办主题为“作家领读”——《百年孤独》读书会。读书会由创意写作学院副院长苏瓷瓷老师作为主讲人,以每周研读一章的方式进行。

《百年孤独》:万物都有生命,只需唤醒它们的灵性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417日,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

《百年孤独》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领读者说

第一次读《百年孤独》是我十四岁时,和我的学生一样,冗杂繁复的人名迫使我一次次放弃阅读。过了十年,当我阴差阳错开始写小说时,才重新打开了这本书。

马尔克斯以及《百年孤独》这本书对我的小说写作影响至深:首先,它为我展示了一个好小说的标尺,如果一个人没有建立对文学鉴赏的好品味,那么当他自己开始创作的时候,恐怕也很难写出好作品;其次,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让我知道,一个作家是完全可以创造出与现实生活平行的另一种生活,那种虚构的生活更加贴合我们的内心。你可以走多远,不再取决于你的双脚,而是想象力,《百年孤独》这本书给予了我一双翅膀。

从命名方式看,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作家,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西班牙语使用国家,有继承上一代人的名字以纪念父辈的传统,因此名字重复,是合乎真实世界逻辑的。从命名深意看,“世上最短的咒,就是名。所谓咒,简而言之,就是束缚。名字正是束缚事物形貌的一种东西。”《百年孤独》里的名字从创始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儿子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开始,家族男性的名字基本都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和“奥雷里亚诺”这两个名字的各种颠倒组合。暗含着每一代家族男性成员的性格特点:所有叫奥雷里亚诺的都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所有叫阿尔卡蒂奥的都性格冲动,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不断重复的人名消解了人物的个体性。血脉的传承,也是孤独的传承,七代人都无法摆脱孤独的宿命感。

学生絮语

读书会结束我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沉浸在知识与经验的分享中果真会忘记时间。作家毛姆的读书随笔《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仅是书名便深深吸引了我,因为它浅显易懂又富含哲理——我们能通过阅读了解书中各个人物的生活经历,能给予我们正向的人生指导,告诉我们人生中的某个阶段经历的事情如何处理。在《百年孤独》的读书会上,苏老师告诉我们阅读这部世界名著一定不要局限于书里的人名,它讲述的是整个人类史上发生的事情。苏老师提供给我们一个阅读该著作的小技巧,即将故事里的人物姓名简化,比如将“梅尔基亚德斯”视作“梅尔”。我个人看书喜欢一字一句地细读,与苏老师对我们阅读的要求不谋而合。在读书会的尾声我们才知道自己手上拿的《百年孤独》是图书馆赠予大家留作纪念的,我们纷纷对图书馆的吴老师表达谢意。最后我由衷敬佩苏老师对文学的热爱,她不计酬劳,愿意在百忙之中抽空来为我们领读,答疑解惑,在此我深表感谢!

——谭婵婵 远景学院

起初,我以为各种校内活动和事务会塞满我的生活,但那是不可能的——我对苏老师的话有深刻感悟:忙碌的背后是空虚,丰富的背后是孤独。当脱离了人和事,我便瘫软在座位上,任由无聊将我吞没。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我想听晚风、想看日出,想有一个一直能陪着我的人,可那对我来说,似乎又太奢侈。说实话,我无法像苏老师那样做到一个人独立自由地活着,尽管我认清了这样一个事实:人是孤独的个体。但是,我好像生下来就好像缺少了一颗心脏,断掉了一只翅膀。我有时会因遏制内心泛滥的爱而变得疯狂,而另一方面,我的生活就像乡野的麦田,一眼望到了头。对于这个,苏老师为我指出了一条明路,虽然那是我早应该做的:多读书,跟着那些文学大师的脚印,去发现美。倘若一生碌碌无为地活着,当人生浪花泛起,荡漾海水上的白沫中,潜藏的美好一点也没看见,那可太悲哀了。

——旷纹平 信息安全学院

提起《百年孤独》的印象是一部晦涩且难以读懂的魔幻现实主义巨作,但是我的初读进展还算顺利,或许与从小喜欢看神话喜欢看幻想类小说有关的缘故。隐隐透过文字荒诞的表皮窥见了其中的真相,那些真相时时刻刻围绕在人们的身边,有的人活在竹筐里,不愿站起来,有的人却在竹子与竹子的缝隙间看到了蓝天。

感谢苏瓷瓷老师所带来的讲解,让我收获的有关于文学,有关于人生,有关于自己,生活中能遇到有人愿意多次的点醒是莫大的幸事。也感谢图书馆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方便阅读的纸质书籍。

最后我希望能够与同学们与老师们共同翱翔于文学所绘展的朗朗晴天。脱离肉体的繁杂沉重,在精神世界收获美,让自己浅薄的生活逐渐变厚重,在《百年孤独》里透过马尔克斯的眼,看到另一个从未想象的世界。

——张缤元 戏剧影视学院

身处浮躁的人,总是会竭尽全力寻找一处安宁。作家是我从小到大都钦佩的人,报名读书会的前一天我还在犹豫是否能坚持,而真正坐下听讲的那一刻,只有满心庆幸。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同样的,读书没有晚点一说。在生活为我编织的“忙碌充实”的幻想下,我常常会感到孤寂和对世界的怀疑,疲惫的身躯被困在这里,思想却不由得想去看星星,看海,看飞鸟与鱼,在空虚包围了我的时候,苏老师带着属于阅读者的热情解救了我,真正明白精神世界的富有才会是真正的富有。一直以来,对《百年孤独》,我都有种莫名的敬畏,不只是因为它在文学中的伟大意义,更因为害怕自己不能坚持读下去,直到真正开始阅读才理解到它的力量。我想,在多年以后,面对房贷与米,我将会想起苏老师带我们走进《百年孤独》的这个遥远的傍晚。

——王玉婷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

我曾经在初中时读过一次《百年孤独》,但由于其中晦涩的文字与拗口的人名使我不得不放弃了阅读它。但今天晚上在苏老师的带领下,我开始理解阅读绝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应该沉浸于其中去理解感悟。《百年孤独》绝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七代人的故事,而是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在阅读会上苏老师还向我们推荐了毛姆的读书随笔——《阅读是一本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而我也开始对于作家们的内心世界感到了好奇。阅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经过日积月累,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面对名著小说我们不仅要精读,还要细读,要一字一句地斟酌它,品味它。

——陈馨怡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最开始参加《百年孤独》阅读会的原因就是想看一些书,减少一些无意义的娱乐活动,但平时一个人看书又很难静下心来认真看,经常都是半途而废,尤其是对于《百年孤独》这种比较难懂的书来说,我更加难以坚持。但是在今天的阅读会上,苏老师带我们读了《百年孤独》的开头部分,边读边分析,让我开始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之所以读不懂是因为我一直在深究这句话什么意思,那句话什么意思,作者想要表达什么道理,但苏老师告诉我们,有时候一句话并不需要深究,最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这才是我们需要理解的,明白了这个答案,让我第一次有了想要继续把这本书读完的欲望,也许这就是阅读的意义。

——舒秋琴 戏剧影视学院

去年在小说工坊上课时,苏老师提起了一句话:“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句话正是«百年孤独»这本书的开头,这句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的话勾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那天下课后我就入手了它,但就像老师说的那样,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是我们可以轻易读懂的,来来去去看了几遍都只看了一半,放下就再忘了拿起来了。

虽然第一次的读书会并未开始真正的读书,但此次的交流反而抚平了我焦躁地想要读懂这本书的心。确实,读书若急于求成便是功利的,这样匆匆读的书倒还不如不读罢了。这样慢慢地读,与同样喜爱这本书的同学们交流,才能去发现文学给我们带来的真正的益处。

——韦爱莲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最开始来参加这个读书会是因为苏老师在非虚构工坊的一段演讲,让我受益匪浅,我认为她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老师,于是报名参加本次的读书会。刚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读过《百年孤独》这本书,于是在读书会上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她激发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她提到说,应该多读经典,因为现在流行的文学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而经典作品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具有很大的学习价值。我也期待能够继续在读书会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吴骑汶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

我喜欢听苏老师讲话,她总是用着最温柔的语气,撼动着我心中的大石。而对于《百年孤独》的好奇,也源于她,她说:“人活着一辈子,一定要读《百年孤独》。”我很不解,从不下达任何强制要求的她,为何会有这样的话语。就这样,我去阅读了《百年孤独》,很用心地去理解,为了理解这本书,也为了理解她的世界。唯愿能够真正地来到这片富饶之地,所以来了此次阅读会,事实证明,选择明智!

——刘欣倾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

《百年孤独》对我来说,是一本拿起又放下的书籍,它承载的是全人类的命运,而非个人,于我而言,它太重了,重到可以压垮勇气。在工坊上课时,苏老师已经与我们说过《百年孤独》的开头,再听一遍,依旧是无限震撼。过去、现在和未来,本就是一个相对静止的概念,在什么位置就有什么样的时间轴。我听过一个说法,在一条数轴上,任意取一个点,这个点为有理数的概率为零。个人于全人类而言渺小如粒子,只是一个庞大数集中认真细数都会被忽略的子集,因为不被注视,我们可以安然于世界一隅,促膝长谈,灯火相伴。这是独属于子集的狂欢。如果人注定漂泊,那被浪潮带到苏老师面前的我,庆幸流浪。

——徐妍洁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



(创意写作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