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5日星期三下午,创意写作学院綦江校区的全体教师在仁者楼309举办了教师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八场——由段瑶老师主讲《电影工业美学》,段老师在中国电影学派的背景和视域下,总结梳理“电影工业美学”理论提出及争鸣探讨的历程、概况和要旨,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电影学派和电影工业美学的定位、归属、体系建构的方向和学科拓展等问题进行一种“互文性”的探讨。
段老师首先提到电影工业美学提出的现实基础。她说,2018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论坛”把“电影工业美学”列为议题之一。《中国社会科学报》以“提升中国电影理论与美学水平”为题进行了综述报道,称“电影工业美学理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热点,这既呼应了新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出于电影理论建设的自觉”。
首次正式提出“电影工业美学原则”的学术术语最早是在2017年9月,陈光旭教授在提交第2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的论文《中国导演新力量与电影工业美学原则的崛起》中,结合新力量青年对这一议题进行阐述。《战狼2》票房大卖之后,电影界提高电影创作质量的呼声一直很高———如若想要整体提高中国电影的质量,除了每一个创作者都心怀诚意进行创作外,还应该从电影工业升级话语转变的角度去考虑这些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民族电影的整体质量。
段瑶老师将电影工业的重要思想进行如下总结:
电影工业美学主张电影生产者应该“秉承电影产业观念与类型生产原则,在电影生产中弱化感性、私人、自我的体验,代之理性、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方式,游走于电影工业生产的体制之内,服膺于“制片人中心制”但又兼顾电影创作艺术追求,最大程度地平衡电影艺术性/商业性,体制性/作者性的关系,追求电影美学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电影工业美学”主张电影工业生产特性和艺术审美特性的折中、融合即对立统一,它“不是一种超美学或者小众精英化、小圈子化的经典高雅的美学与文化,而是大众化,‘平均的',不那么鼓励和凸显个人风格的美学”。
新力量导演群体信奉、践行的“电影工业美学原则”:商业、媒介文化背景下的电影产业观念、“制片人中心制”、类型电影实践、“体制内作者”“剧本医生制”等。
电影工业美学与美学传统中的理性美学、技术美学、现代设计美学、工业美学等理论资源具有某种渊源性,与好莱坞电影工业生产特性或好莱坞电影美学有一定的相关性或相似性,但它的根源还是中国本土,作为一种批评理论,它总结于中国新力量导演的创作实践。
段瑶老师在讲座中分享了电影理论中的前沿话题,各位与会老师也进行了多方位探讨,力争要将本专业最前沿的学术话题带进课堂。
据悉,创意写作学院继张林老师《洪尚秀电影中的“尴尬美学”》、王恒绩老师《故事双线索碰撞结构的深层次美感》、萧婷婷老师《作家的作品与主人公的感情世界》、刘明老师《<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刘聪慧老师《多媒体教学法窥探:以网络文学对经典文学的继承为例》、李慧文老师《创意写作的实践可能性:梳理部分高校创意写作教学经验》、夏曦老师《恐怖漫画与精神世界的联结——以伊藤润二作品为例》、段瑶老师《电影工业美学》的讲座后,还有《个体经验与自身创作的相联性》(范庆奇主讲)、《新时代文学的选择》(郭明主讲)、《萨尔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后殖民隐喻》(苏瓷瓷主讲)系列学术讲座,敬请关注!
新闻链接:
段瑶,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热爱文学、影视与戏曲。在校期间整理编辑《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参加《傅惜华藏古本戏曲珍本丛刊》录入工作等。曾获得“优秀毕业生”“优秀实习生”等荣誉称号。
现任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创意写作学院专职教师,主讲《故事写作》《创意写作》等课程。
作家班戏剧工坊老师 段瑶 供稿
上一条:【学工动态】优秀学风示范班级: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班
下一条:【社团活动】社团文化艺术节:做夜间追光的“少年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