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而痛苦,那我们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11月16日的下午,范庆奇老师在仁者楼309向同学们发出了这道直击灵魂深处的提问,在短暂的静默后,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如果人生而痛苦,那我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摆脱痛苦,追寻快乐的真谛”、“生命的价值在于体味疼痛,因为酸甜苦辣,皆是人生百味,即便是用尽全力只感受到其中的一味,也不枉此生”、“人生的意义在于找寻真正的自我,创造出宇宙间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的存在,生命才有了存在的价值,所以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同学们显然没有被这个充满哲思的问题绊住思维的脚步,而是各抒己见,都对纷繁复杂的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拷问和深沉的思索。
范老师在听完同学们的回答后十分动容,他惊叹于尚处于青春时代的同学们已经对生命生发出如此多面而感性的思考。紧接着范老师抛出第二个问题,“当你明确人生的意义后,命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时有学生不假思索地大声疾呼道“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一回答引来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范老师引领着同学们再次走进文学创作的世界,一同揭开人物命运的神秘面纱。
为了抛砖引玉,范老师先为同学们讲述了人物命运在文学史上的变迁过程。郑廷玉的《看钱奴》是喜剧命运的代表,但美好的结局仍然充满了幽默讽刺;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先悲后喜的典型,然而窦娥还是要以死亡作为代价;路遥的《人生》则用外悲内喜诠释了生活真相的丰富性和广延性。同学们听完范老师的讲解后,都情不自禁地表示,在这场经典文本的洗礼中,大家逐渐体会到人物命运的走向不是单一的,它是一个流动且多变的过程。
“面对行踪不定的命运,那到底是谁抓住了命运的尾巴呢?”
这时课件上缓缓出现了两行字:“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
范老师在课前让同学们观赏了徐童先生执导的纪录片《算命》,并让同学们思考,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主人公历百程和唐小雁的命运走向?这一问题掀起了本课的又一个高潮,在激烈的小组讨论后,同学们踊跃发言,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同学说历百程是因为贫穷才娶了残疾人士石珍珠,也有同学说这场婚姻是源自“同情和悲悯”……而对于唐小雁,有同学认为她是自甘堕落,但更多的同学赞同她之所以成为“按摩女”,也是为生活所迫,她骨子里的坦荡、直接、矛盾等性格特质是我们不应忽视的。对于同学们的回答,范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赏。紧接着范老师引导同学们一面从“社会规则、环境、行为、性格、思想”五个层面对两位主人公的命运进行归纳与总结,一面巧妙地将之前已经学过的章节“人物外貌、心理、性格”等课程要点与人物命运串联到一起,使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时,有意识地借助已有的知识体系,做到温故知新。
当同学们对那一把把影响命运的“大手”有了清晰的认识后,范老师要求同学们将内化的感受落实于文字之上,即“给笔下的人物设置命运走向”。这一环节也激发起同学们的极大兴趣,有的小组成功实现了“屌丝逆袭”,但暗含悲凉;有的小组笔下的人物一生凄惨,却总是满怀希望,正如余华先生笔下的福贵一样,无论多么坎坷波折,始终向往着人间的温情……就像范老师在课程结束时总结说的话一样:“人生不是一条平稳向前的直线,它高低曲折,充满难以意料的变化,但正因为它和心电图一样是一条曲线而不是一条直线,才能证明我们还活着。”
伴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309教室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上了这堂《创意写作》课,面对自己的命运和他者的命运,现在的你有新的想法吗?”
面对笔者的提问,白玉洁同学笑了笑说:“这堂课我受益匪浅,最大的感受,就是看了《算命》这部纪录片后,发现自己是没有资格对别人进行道德评价和批判的。”
“我曾是个宿命论者,但现在不是了,我相信只要努力改变一些东西,就能改变命运。”朱海欣同学在旁边补充道。
到底什么是命运呢?时隔多年后,当同学们回忆在那个洒满阳光的午后,模糊的记忆中,有范老师,有《创意写作》课堂,有止不住的欢声笑语、有此起彼伏的掌声,还有人生的奥秘……大概,这就是命运,是命运的恩赐,也是命运的奖赏。
创意写作学院供稿
(撰稿:刘聪慧 拍摄:刘聪慧 )
范庆奇,任教于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创意写作学院,主讲《创意写作》《创意写作思维训练》。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诗刊》《星星》《江南诗》《诗歌月刊》《美文》《四川文学》《诗潮》《中国校园文学》《飞天》《延河》《儿童文学》《青年作家》等。参加第十三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第十届《中国诗歌》“新发现”诗歌营。获过首届“特写杯”非虚构大赛一等奖,第四届“求是杯”诗歌奖,曲靖市政府文学奖·新人新作奖等。
上一条:【志愿服务】“畅谈志愿,开花结果向阳生”——志愿服务体验周之体验代表交流会暨“花果4+n”志愿者先锋锻造计划基础班开班仪式顺利举行
下一条:896期|书院印象:感土家风俗,品民族文化——记南湖书院民族即世界第一期“毕兹卡”的摆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