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如果没有人去研究探索,那么这个地方的文化再瑰丽再有底蕴,也将在人们的记忆里慢慢剥蚀、遗落,最终难逃被尘封于泥土的命运。12月15日下午,巴渝文化工作室的李松老师带领着同学们进行了地方文化的学习和交流。
首先,同学们对接下来几周各自可支配的时间进行了梳理和汇总,以便确定集中活动时间,保证今后的活动同学们都能参与进来。紧接着李老师又逐一地询问并收集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及爱好,以便逐步优化完善学习活动计划,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果。
当然,本次活动最重要的还是研读《华阳国志》。针对此次研读,李老师让同学们轮流逐句逐段地读,并且对其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及内容进行解释。此次活动毕竟是一个对文化的讨论及研究,因此当然少不了讨论这个环节。讨论时,原本保持沉默、认真聆听的同学都变得不再拘谨,大家各抒己见,纷纷展示出了自己早已收集的丰富资料,讨论也进行地十分激烈。此刻的同学们似乎已经不单单只是个学生了,更像是一群渴望把历史事件了解透彻的求知者。
在讨论结束后,针对同学们不熟悉、不清楚的历史事件和典故,李老师进行了补充讲解和指导。李老师在同学们讨论争鸣的基础上对书中巴地、蜀地的文化进行了更广的拓展。比如,为我们讲解了封地与姓氏的关系、部分郡县的名字来由、张仪与司马错的相关故事等。
文化的学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长久积累的过程。巴渝文化工作室的同学们正在身体力行践行地域文化的学习,努力做家乡文化的传承人和保护者。
撰稿:邹敏
摄图:张婕 刘琼 何林键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供稿)
上一条:两项冠军!我校啦啦操排舞队再创佳绩!
下一条:【学院风采】对话面对面 关怀心贴心——大数据与软件学院第十五周院长接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