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文人手中卷卷书册、笔下点点文墨,胸中山川丘壑……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中国是一个诗国,而诗歌更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以其独特的抒情方式,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本地文化,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培养对本地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为此11月18日下午16点,“除尘拾墨”校园图书馆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在綦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诗满綦城,爱暖童心”诗歌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参与人数20余人,受益人数30余人。
观綦城之景,赏綦江之美
活动伊始,由志愿者们介绍此次主题活动目的及意义,并由支队队员刘向容同学作为活动主持人来为孩子们普及綦江文化,感受綦江之美。刘向容同学为孩子们介绍綦城之美,其美有三,其一、山川之美——老灜山、古剑山;其二、古镇、古画、古乐之美;其三、古韵之美——诗歌。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孩子们领略了綦城的美,体验了綦城的文化。
颂綦江之诗,感古韵之美
诗歌是古老历史留下的画卷,画出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悲欢离合。是“故国长牵梦”的爱国情,是“野花开蒺藜”的坚韧不屈,通过主持人对《綦江道中》的解读,相信孩子们不仅了解到明代优秀诗人江源,更感悟到綦江厚重的历史文化。而本次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朗读郑珍的《綦江》——“地仍綦市旧,城郭大如园”。朗读结束后,支队人员为小朋友分发纸笔,让小朋友写下或者绘画出心中綦江的样子并进行分享。
共品诗歌之香,共孕文化素养
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欢喜与哀乐。“艋舟”都载不动的离乱之愁,“白日放歌须纵酒”的还乡之喜,“磨报胸中万古刀”的不平之情,“不思量,自难忘”的悼念之哀,“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游春之乐,像一本本心灵相册,等待着我们去打开,去走进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精神世界。活动最后,主持人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我们如何做好文化传承人?孩子们也踊跃回答,表明要为家乡文化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最后由我们的主持人进行了总结:第一、要提升自我;第二、向他人学习;第三、全面成长。
腹有诗书气自华。千百年来,中国人用诗词荡涤灵魂、滋养精神。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在生命的不同时刻,诗词都可以成为温暖人心、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我们相信,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星星之火终可燎原,无比丰富的綦江诗歌一定能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而文化传播的种子也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
指导老师:邓艳
编辑:周诗淇
摄影:陈莎 覃绘
(团委转稿)
上一条:【志愿服务】传承文明之火,绽放文明之光——“礼以立魂,童创新城”文体趣味活动完满结束
下一条:【校企合作】校企交流,同频共振——计算机学院与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校企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