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暂凭樽酒送⽆憀,莫损愁眉与细腰。”大家都说,李商隐的诗句意象迷离,用典高妙隐晦。确实如此,曾有人这样评价李商隐,他就像一座矿,总有后人愿意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式去开采挖掘……为了让同学们对李商隐的诗词有更深层次的体会,进而提高自身的诗词鉴赏能力。4月13日下午4点30分,文化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开展线上研讨会,由叶嘉莹老师为带来《美玉生烟——细讲李商隐》主题云讲座,进一步了解李商隐的诗和人。
叶嘉莹老师这样描述自己,“我只是一个诗词爱好者,终身沉迷在诗词之中,诗词里面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我愿意把我所体会的美好的东西传递给大家。”接着,叶嘉莹老师提到了多数人眼中的李商隐。李商隐是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这是大家的刻板印象。另一说,李商隐是个诗谜,大家并不是很懂他的诗。耳熟能详的,还是那一首“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说的是《诗经》有毛转、有郑玄郑康成的笺注。叶嘉莹老师说李商隐的诗尽管很美好,可惜没有人能像《诗经》的毛转郑笺一样给他的诗做出很好的说明和解释。诗人总寄情于诗,读诗人也是。叶嘉莹老师是六月荷花的生日,与荷花莲花有独一份情谊,叶嘉莹老师提到他的另一首诗《送臻师》。“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何当百亿莲华上,一衣莲华见佛身。”叶嘉莹老师感慨道,自己出生于一个不安的年代,中国人民处于苦难之中。迷惘之中,迷雾之下,不知当时我们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救赎在哪里……情深所至,叶嘉莹老师有感而作《咏莲》一首。
讲座过程中,叶嘉莹老师常常将李商隐的诗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使得诗词更加地贴近现实。随后,叶嘉莹老师讲到《嫦娥》中的“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叶嘉莹老师说经历了苦难,和诗人才能有心灵上的共鸣,才能体会到那种独有的孤独、寂寞和悲哀。而李商隐的《端居》提到“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又给人牵动了一丝伤痛……叶嘉莹老师说到,自己远离家乡,饱受磨难,与亲人断绝了联系,所以常常梦里作诗,也只有在梦中才能飘向故乡。可见,芳华岁月都是在患难中度过的。接下来,李嘉莹老师又引荐了李商隐的《钧天》、《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重过圣女祠》、《青陵台》、《作业》、《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等诗篇,为我们引征出李商隐诗歌归趣难求的风格和意旨的遥深。
在讲座的最后,叶嘉莹老师讲到李商隐的诗对她有很大的影响。她的一生不管是悲哀还是欢喜,常常是以他的诗来宽慰自己。通过叶嘉莹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对李商隐有了全新的认识,古诗词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和人生的缩影,无论是深微幽窈的心灵境界还是无处不在的悲哀浓郁,古诗词总能给人带来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慰藉。愿同学们能在古诗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撰稿 田池、马光宇
图文 安宇
校稿 王东雪
名师课堂办公室
上一条:【志愿服务】我校师生受邀参加区播音主持朗诵协会一届一次会员大会
下一条:【创新创业】与创新携手,秉远景人文之光——记远景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选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