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觉醒年代氤氲而生,我们在历史书上见证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在影像资料中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而现在,我们将跟随“故事档案馆”说书人的声音穿越百年,到民国初期,去綦城街头见一位党和国家的英雄少年——霍恂。
“弘扬历史文化,讲好巴渝故事”,各位观众听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由綦河书院与巴渝文化工作室联合共创的新栏目——《故事档案馆》,我是正在成为綦河金牌说书人的学生——崔硕。
今天咱们来说一说被周恩来同志誉为“霍氏三杰”之一的英雄人物——霍恂,即霍栗如的故事。
(英雄少年霍恂)
这里呀,得给大家简单讲讲历史中民国的时代年限,也就是1912年—1949年,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故事则发生在民国初期。
话说民国初期,綦江境内匪棚林立,匪患猖獗,全县除太公山和琵琶寨未被土匪占领外,几乎没有一块净土。各匪棚拉“肥猪”索银成风,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
直到1924年,綦江境内各路土匪大多被军阀招编,唯永丰的黄金河等依旧占山为王,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其幕后主使是永丰的龙德明。为消灭这股残匪,綦江县团练局长陈京慵在蒲河设立分局,派人密切注视永丰黄、龙的动向。
1925年6月14日,龙德明在永丰大佛寺举办“单刀会”,托人约陈京慵赴会。为稳住对方,陈答应赴会,并着手准备借机歼匪。然而,面对规模庞大的土匪团伙,团练局大多团丁惶惶不安、临场胆怯。
眼见如此光景,綦江县团练局参事霍恂(又名霍栗如)大义凛然、挺身而出,决定单刀赴会。当天,他率领一支不足20人的队伍直奔大佛寺。听说团练参事“拜访”,龙德明、黄金河喜出望外,感到“很有面子”,因此专门在场口等候。霍恂到后,三人携手走进大佛寺,分宾主坐定,开始东拉西扯、摆谈闲聊。不觉夕阳西下,恰在这时,黄、龙二人毒瘾发作,哈欠连天。霍恂向窗外一望,见土匪满街,不便下手,于是提议到外面走走。
(民国时期重庆茶馆旧照)
三人一同来到王老幺茶馆,霍恂让黄、龙二人先去抽两口再摆龙门阵。于是,黄金河遣散身边土匪,入茶馆过瘾去了。约摸黄、金二人抽得正酣时,霍恂见机不可失,遂拔出枪,一脚踢开屋门,大喝一声,冲将进来。此时,正躺在床上吞云吐雾的黄、龙二人,顿时惊得呆了,慌忙滚下床来,双膝跪地,叩头讨饶。霍恂毫不犹豫,果断开枪,砰、砰两声,二人当场毙命。街上土匪听到枪响,拉起枪栓,围拢过来。霍恂全然不惧,朝天猛开三枪,高声道:“各位兄弟!黄金河、龙德明罪有应得,余者既往不咎,大家快回家去照顾婆娘娃儿吧!”众匪见大势已去,便作鸟兽散。大佛寺匪患平息,单刀赴会斩“黄龙”的霍恂,从此扬名永丰、威震綦河。
几个月后,共青团重庆地委为培养革命军事、政治人才,选送了一批青年团员赶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第4期团队,霍恂便名列其中。
(黄埔军校校址历史照片)
(1926年黄埔军校入伍生大会)
(黄埔军校毕业证历史照片)
(1926年,黄埔军校第4期学生分赴北伐前线)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打小就从历史书上一路见证中国伟大领袖们的荣光事迹,也在各个影视剧中看到飒爽英姿的传奇人物,但我们所处之地的英雄们,也应该时刻被铭记!
在此,特别感谢巴渝文化工作室的李松老师,为綦江当地的英雄少年所赋的诗:
我是正在努力成长为綦河金牌说书人的崔硕,我们下期再会! 也希望大家多多提建议,如果你想讲述好故事,如果你想成为綦河金牌说书人,也欢迎大家将自己的作品投稿至綦河书院官方邮箱(qhsygf@163.com),说不定你就会以说书人的身份出现在各大新媒体平台。
结语:《故事档案馆》为我校书院首创“故事说书类”媒体栏目活动,由綦河书院携手巴渝文化工作室联合创办。巴渝文化工作室设于太阳澳门集团网站綦江校区綦河书院,是綦河书院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打造的特色项目工坊,工作室立足綦河书院故事力培养体系,以传承弘扬巴渝历史文脉,培育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为核心,开展经典研读、故事讲述、调研学习等系列活动,不断推进巴渝文化研究宣传,加深书院学子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增强乡土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撰稿:卓嘉、李松
音视频制作:杜俞樊、崔硕
綦河书院、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供稿
上一条:【双体系】走进腾讯西南总部,拓宽大厂就业通道
下一条:【69期 | 全生异科导师】读《博弈论》,学时间管理——异科导师读书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