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志愿服务】黔行直播践扶贫,非遗文化振精神

2022-07-08

7月7日, 上午10时许,太阳澳门集团网站“黔行者”乡村振兴实践团,在团委指导老师龙凤的带领下来到黔江区“互联网+”社会扶贫基地进行实地调研。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因为穷而“闻名”全国;如今,却因为脱贫攻坚受到关注。


黔江区“互联网+”社会扶贫基地以电商扶贫为抓手,在扶贫、扶志、扶智各个方面开创新模式,对建立解决相对贫困、返贫问题的长效机制,推进乡村振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青春助农学,参观学真知

基地讲解人员根据黔江特色扶贫的“黔江经验”。以黔江脱贫攻坚奋斗历程为立足点,介绍了黔江为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地方病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着力点,开创了“333模式”、“五子登科”新扶贫模式。

“云端”带货,乡村扶贫

“互联网+”社会扶贫基地以电商发展作为新的突破点,设立了电商扶贫产品馆“线上+线下”平台、扶贫大数据中心、农产品供应链优化中心和短视频+直播电商培训等扶贫项目。2020年7月以来,农掌柜团队走进田间地头、扶贫车间,帮助农业生产者将手机变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

科技助力产品,专业引领经济

为加深实践团的理解,讲解人员为实践团展示了“农掌柜”管理平台和新媒体数据监测对大数据的处理和使用,实践团成员积极参与交流,了解到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如何将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结合,带动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等新兴业态迅速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为稳投资、稳就业、稳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电商直播,实践扶贫

“欢迎来到直播间!”“今天我们把袋装黔江鸡杂带到了直播间……”直播现场,“黔行者”乡村振兴实践团两位实习主播初次尝试直播带货,向全国网友介绍黔江鸡杂,一起带动消费扶贫;场外,实践团其他同学积极分享直播间链接,助力鸡杂销售。随后,我们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扶贫车间。

西兰卡普工艺美,气象万千织华章

下午十四时许,我们乘坐公交车来到了黔江的黔江民族中学校。在民族中学朱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入了民族中学的校园,开始参观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兰卡普。

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

土花铺盖是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爱,视之为智慧、技艺的结晶,被称作“土家之花”。按照土家族习惯,过去土家姑娘出嫁时,都要在织布的机台上制作美丽的“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

守护学生心,传承民族情

参观完西兰卡普后,朱老师还热情的邀请我们一起参观民族中学学生的展览的民族文化作品。学校将他们的每一幅作品都框裱了起来,每一幅作品都独具土家民特色风情、每一幅作品都代表着创作者心里独有的民族热情。


岁月总会不经意间抹去一切记忆,却抹不掉一代又一代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振兴掌握在新一代年轻人的手里!

通过今日的实地探访,实践团同学们深入地了解到黔江这片土地的历史足迹与脱贫成就,希望将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文:谭国平  曾冬豪

图:刘晶   曾冬豪

(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