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家的味道,家人们共同坐在饭桌旁,不仅只是简单的用餐,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交融。书院是书院学子的成长至源,情感之源,为加强书院学子之间的情感联系,为书院学子提供乡味情感寄托,观云书院于GY104谷雨·共享厨房持续开展“观云小饭桌·每周1道地道家乡菜”系列活动5-8期,本期我们将走进湖南特辑,共同唤起湖南伢子、妹陀的那抹家“湘”味。
入“湘”随俗,“湘”辣过瘾
湖湘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辣椒、蒜瓣、豆豉,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渗透,香辣过瘾,提神祛湿。本期“观云小饭桌”为大家带来了两道湖南的“湘”辣小菜——辣椒炒蛋和青椒土豆丝,一起品尝湖南风俗小菜。
煎蛋、煮蛋、芙蓉蛋,是鸡蛋的常见做法,那你吃过辣椒炒蛋吗?无辣不成菜,是湖南人做饭的独特风味,就连鸡蛋也逃不过与辣椒打配合的命运。同学们有条不紊地准备食材,刀具在案板上轻盈地滑动,辣椒被熟练地切成小块,蛋液打散成黄亮的液体。火候适宜时,同学们将切好的青椒和蛋液投入锅中,伴随着啪啪的声音,青椒与炒蛋交相辉映,色香味俱全。
土豆也要成为辣椒的好搭子,两种蔬菜一见面,便有了青椒土豆丝。精细的刀工、快速地翻炒,青椒丝和土豆丝混合释放出清香的味道,令人垂涎欲滴。土豆的软糯与青椒的清脆交相呼应,舌尖上的家乡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湘”辣米粉,“嗦”不完的快乐
八百里洞庭造就鱼米之乡,也衍生出湖南人离不开的米粉。干粉还是湿粉,圆粉还是扁粉,加什么样的码子,“嗦”什么样的快乐。米粉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诱人的香气而广受湖南人的喜爱。
本期大厨表示:制作湘辣米粉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首先,大厨拿出对待美食的严谨,将米粉煮熟,再过凉水,这是米粉更加滑嫩爽口的小秘诀。接着,加入煮熟的鸡蛋、豆芽和切好的青椒丝,再倒入“妈妈牌”自制辣椒酱,充分搅拌均匀,香喷喷的“乡”味米粉就大功告成。
千人千味,米粉的美味并不单一。宽粉与细粉,配菜不同融合,是家常的美味,也是在学校不断在回想的“家”的味道。简单的米粉,盖上一份午餐肉,一个金灿灿的煎蛋,加上醇厚的米粉,也能构筑最令人怀念的味道。
“湘”融百味,食在辣味
擂椒皮蛋、剁椒鱼头、山椒牛肉、小炒黄牛肉……不管什么菜品,下入辣椒,搅拌烹炒,让食材在火辣中燃烧成就,便解开了湖南菜的美味密码。
“湘”辣冒菜,是一道充满温情和亲情的湖南特色美食。以新鲜的食材、独特的口感和香辣的味道而备受食客喜爱。厨房里热气腾腾,同学们挽起袖子,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准备工作。锅中的热油发出滋滋声响。同学们忙着准备食材,切成均匀的小块,包括牛肉、鸭血、豆皮等。锅中的油温上来后,同学们迅速投入调料,炒制出浓郁的香气,再烹入热水,就得到一锅子鲜亮的红汤。
随后,同学们将备好的食材下入红汤,搅拌均匀。冒菜的香味扑鼻而来,诱人的颜色和口感令人垂涎欲滴,各色菜品吸满香辣汤汁,同学们你一筷,我一筷,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碗冒菜,冒出同学们的无限可能。
“湘”辣炒饭,碳水的快乐
没有什么比吃饭更着急,没有什么比炒饭更香,饭粒在锅中翻炒,生活在烟火中翻滚,邀请三五好友来书院中尝尝寄托了家长里短、万家灯火的“湘”辣炒饭,感受碳水的实在快乐。
米饭搭配各种丰富的配料,通过精心烹制,成为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美食。在制作过程中,火候和翻炒时机是关键。为了得到最完美的口感,掌勺人旁边,三五个监工盯得目不转睛,恨不得自己上手。掌勺人胸有成竹,米饭作为主角被加入锅中,一粒粒饱满的米粒在锅里跳跃着,与其他食材完美融合。调味料被轻巧地撒入锅中,香气更加浓郁。同学动作熟悉,用铲子将炒饭翻拌均匀,米饭变得松软而有弹性,每一口都散发着浓郁的香味和丰富的口感。
最后,同学们围坐在饭桌旁,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炒饭。每一口都充满了家常的味道和同学们的心意。美食让人回味无穷,家的味道让人念念不忘。
家的味道是人们穷极一生都无法忘怀的,当远离家乡,来到学校,来到书院的那一刻,你也拥有了一些新的“家人”。一张“小饭桌”,桌上可以看到家人们的笑容和关怀,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希望,希望大家通过自己去复刻那一抹家乡的味,在书院中找到那份家的温情。
图:刘俊奇、唐棋
文:鲍雨涵、李倩
观云书院供稿
上一条:【工会活动】“綦”心协力“毅”前行——记公共基础教学部教职工工会活动
下一条:【培训交流】培训精进 学无止境——德国工程学院教师参加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专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