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大学生对中国三峡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11月1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传承”红色导游社开展了“探寻三峡文化,领略千年历史”实践基地教学活动,此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高齐、郝月霜两位老师带队,王秀丽、李镐、覃琦琦等34位学生参与。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又名重庆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6号,与相邻的重庆市人民广场、人民大礼堂共同形成“三位一体”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群。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和城市文化等为一体的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承载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使命。
同学们进入博物馆后,对博物馆中的展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跟随讲解员从一楼到三楼逐个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用耳倾听,用眼观察,用相机记录,时不时驻足观看,深入感受长江文明的魅力。学生王秀丽在参观后说到:“这次参观让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身为中国人我感到特别自豪。此次参观深受启发,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源泉。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在深入了解三峡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拓宽了知识视野,培养了实践能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学们也深刻感悟到:作为青年大学生,应该更加关注和学习历史文化,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郝月霜
文:高齐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上一条:【学工动态】触动心灵,讲出心声——11.25心理健康月“亲密关系”系列讲座圆满结束
下一条:【志愿服务】凝聚合力 共抗艾滋——大数据学院志愿者参与綦江区2023年艾滋病主题宣传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