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博雅协会】载道之琴,太古之声——记通识教学部社团系列讲座之“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2022-11-24

“琴为载道之器,其义大矣哉!”为了在疫情期间陶冶同学们的性情,增加大家对中国传统乐器和传统文化的认识,2022年11月18日晚上七点,博雅协会“綦路致知”系列讲座第二期“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腾讯会议开讲。此次讲座由通识教学部冯婷老师主讲,谭堃同学主持,吸引了300余名学生参加。

讲座开讲前,冯婷老师以电视剧《笑傲江湖》中琴箫合奏的乐曲引入,让大家为之一振,自然地进入到了今晚的古琴之域。讲座正式之后,冯老师首先以“琴”“雅琴”“五弦琴”“七弦琴”等名称介绍了“古琴之名”。

随后,冯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观察古琴的正反面,感受“古琴之形”,并提到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面圆底扁,象征天地;琴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同学们在冯老师细致的讲解中逐渐感受到了古琴的形制之美。

接着,冯老师以三点来谈“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是琴之为物,圣人制之。她强调古琴是上古时代圣王明君所创制,可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是用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的。二是古琴为载道之器。古琴与文人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是乐器之“器”更是“载道之器”。三是太古之声。冯老师表示古琴的声音为“遗世之响”,其松沉低缓,沉静旷远的声音可以引发幽远之思与归真之响,好的琴声当为“清雅和润,中正平和”。为了让大家更加具体了解这种太古之声,冯老师播放了龚一先生弹奏的《神人畅》和管平湖先生弹奏的《流水》。同学们听完以后都觉得自己的心静下来了,并感受到来自几千年前的声音。

最后,进入互动交流环节。线上的同学们提出“古琴与古筝的区别是什么?”“弹奏古琴时要注意哪些细节?”“学古琴难不难?”等问题,冯老师都一一细致回答,并鼓励对古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听或者尝试学习弹奏,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古琴文化,了解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本次讲座虽然是线上活动,大家没有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但同学们的热情和互动并没有减少。通过这次的讲座,相信大家对于古琴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疫情期间,相信本次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治愈了大家的心灵。



文/冯婷婷

图/谭堃

通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