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创意写作】莫言《枯河》中的残酷童年与诡异幻境——创意写作学院教研系列学术讲座记

2022-12-01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创意写作学院于11月30日下午在仁者楼309教室举办了本学期第八次学术讲座——由夏曦老师分享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先生短篇小说作品《枯河》,创意写作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夏曦老师从语言、视角、内核、故事等四个方面为大家分析了《枯河》这篇作品。

作为乡土文化的代表作家,莫言强烈的个人风格在《枯河》中得到了强烈的体现。“一轮巨大的水淋淋的鲜红月亮从村庄东边暮色苍茫的原野上升起来时,村子里弥漫的烟雾愈加厚重,并且似乎都染上了月亮的那种凄艳的红色。……几颗瘦小的星斗在日月之间暂时地放出苍白的光芒。”《枯河》的开头经常被人拿来作为莫言语言风格的示范,夜色中的村庄,不是简单的静谧安详,而是用异化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异常诡异的画面,月亮和烟雾这些普通的意象被描绘得极不真实,同时也为整个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悲剧色彩。语言异化是莫言小说的重要特点,在文中的其他地方也有体现。

因为童年的悲惨经历,莫言擅长用儿童视角展开悲剧,文中的小虎是一位智力残缺的儿童,常被父母毒打。因为他的智力不健全,在他眼中看到的世界就是错位、扭曲的,呼应文中那些异化的描写,略带意识流色彩的叙述,能让读者有一种莫名难受痛苦的感觉。夏曦老师特别强调,成年人写儿童视角非常不易,往往会写得很刻意和做作,但莫言老师直接用夸张、通感的手法去描述“痴儿”小虎的感官,强化了读者的感知,也能深化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文中小虎的悲剧,从表面上看是来自于原生家庭,对于一个天性残缺儿童的不理解、不关爱甚至是压迫和虐待,但本质上,这些虐待和施暴的原因还是来自于权势的压迫。文中有多处对于阶层、地位等级的描述,比如村长家的房子和直插云霄的白桦树等等,小虎父母对于权势的屈服,也直接导致了重伤后小虎的死亡。乡土文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在农村生活的叙述之中,去映射陈规陋俗、愚昧残酷等弊端,这一点在《枯河》中有很突出的体现。

最后,夏曦老师重点为大家解读了《枯河》中两条叙事线索的相互交织,带来的梦境一般魔幻的体验。莫言以小虎深夜离开家为起点,将前情回忆与小虎走向死亡的过程铺展开来,一面用事件去叙述原因,一面用月亮、河流、黑夜等大量的意象堆叠推向结果,两条线索以小虎的感受为支点进行融合,模糊了现在与过去的界限,形成了小说独特的意象群的堆叠和极端的氛围营造,无论形式和内容都具备极强的张力,从中可窥见莫言的独特审美体系。

随后,老师们针对作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付炜老师认为,莫言将西方文学的一些创作手段融入到了乡土小说中,在《枯河》这篇小说里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李慧文老师表示,在小说的结尾段,小虎死去后,有一个视角的切换,将叙事主体变为了客体,和科塔萨尔小说《正午的岛屿》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段瑶老师来自山西,她认为《枯河》中大量的北方农村风物描写,非常的细致和真实,让她顿时有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而村民、父母对于残疾儿童的漠视,体现出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对当下社会也有映射。王恒绩作为创意写作学院最为年长的老师,从《枯河》中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独有的悲凉,感触良多。“所有人都在枯河中,但所有人都要活下去。”而莫言擅用的色彩描绘也给作品带来了不一样的基调。王老师表示,将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这篇作品。



创意写作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