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创意写作】虚构的真实更贴近本质­­——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小说工坊《创意写作思维训练》课程体验

2022-12-06

美好的事物总会如期而至,12月2日星期五的19:00点,我们跟随着苏瓷瓷老师一起走进作家班小说工坊,进行《创意写作思维训练》的第13次授课《路在何方》。

首先以第四组罗斐同学的小说梗概作为课程的开始。故事由网络上兴起的“为爱冲锋的勇士”这一话题引出,罗斐同学要表达的主题是:爱情是强迫还是迁就。

罗斐同学陈述完梗概之后是同学们的讨论和提出问题,先是一组的陈馨怡同学提出疑问:“对于女主人公18岁就能领证结婚和精神失常的原因怎么解释?”其他三组按照顺序也进行了提问,比如:故事情节的设置与主题的关系是什么?这个主题是否有价值等等,面对这些尖锐的问题,罗斐同学显得有些手无足措。

随后,苏老师对罗同学回答不了问题的情况进行了解释:说不清楚就证明了没有思考清楚。一个创作者如果无法阐释自己的小说要表达的是什么,就会在写作过程中陷入混乱,失去准确度。同时也对第四组的选题提出了建议——不是所有事都有写成小说的价值,将四组与其他小组所写内容进行对比,问题更是显而易见,其他组都是自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进行了提炼和升华,而四组仅停留在事件本身。苏老师说:故事素材需要选择和加工,在发生的事件里提取思考,然后进行创作。首先要意识到你创作一个故事的目的:思想性?娱乐性?功能性?其次主题是构架故事的源头,是把创作故事的各种元素凝结在一起的核心。但它不是答案,而是提出问题。

最后,苏老师提醒我们:学习的意义是阅读思考、自我创造,不要在娱乐至死中被腐蚀,要拒绝“消解意义”,珍惜时间读书,找到属于自己的认知。

接下来进入本次课程的实践创作环节——“故事进行时”,此环节的素材由苏老师所选,名为“素媛案”,这是韩国真实发生的恶性刑事案件,2008年一名8岁女孩被强奸致残,而犯罪凶手只入狱12年就被放出,并被警方保护。此案于2013年被翻拍成电影上映后,再次引发了民众的关注及不满,韩国也因此修改了法律,首次公开了罪犯的肖像。

苏老师先给我们放了一段有关《素媛》这部电影的介绍,紧接着播放了刘隽根据太一的歌曲《负重一万斤长大》创作的舞蹈,全班纷纷落泪。在电影《素媛》中,素媛家庭的困境并不仅仅来自于犯罪行为,他们更时刻面临着媒体、法律等机构所带来的伤害。例如,追逐卖点的新闻记者手持摄像机来医院寻访当事人,丝毫未考虑对未成年人性侵犯罪的肆意曝光很可能给这一家人带来的精神困扰和二次伤害;比如疑犯推诿自己作案时因酗酒导致神志不清,使法官减轻了其罪责和刑期,不能接受的父亲产生了私自执法的念头等等,这些虚构的细节揭露出的真实社会问题证明了——虚构的真实更贴近本质。苏老师说,如果没有艺术的介入,这个案件可能逐渐会被遗忘,然而以此案为素材诞生的电影、音乐、舞蹈,把我们一次次拉回现场,让我们悲恸欲绝,虚构的艺术使我们得以感同身受,也因此推动了现实世界中法律的完善。

苏老师让我们组成四个电影创作团队,进行策划和提案,让我们以编剧的身份,构思当罪犯出狱后会发生的故事。同学们跃跃欲试,一个简单的身份转换,大大提起了同学们讨论的兴趣。苏老师也对我们提出了要求,要围绕并满足“故事走向决定了什么”这一课程的学习内容:展示自己故事的宽度和深度;读者的期待是否得到满足;自己作品的价值。

关于作品的价值,苏老师告诉我们,扔掉无价值的写作也是创作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有时候扔掉就是得到。

课程临近结尾,可同学们的讨论还尚未结束,苏老师也不得不打断大家的思绪,让我们课下进行讨论和思考,在下堂课展示各个组的成果。夜幕的降临不代表时间的结束,这一天与苏老师的相处时光到此结束了,但思维上的碰撞和思想上的影响还依旧存在着,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一过。”



(2022级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小说工坊学生 白梓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