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2日下午4点,位于綦河一号楼的版画传承活动开始了。
那是一个秋意渐浓的午后,我们一行人踏着雨后的柏油路来到这里。
大一的同学们在巴渝文化工作室负责人曾梦妍的指导下学习綦江农民版画
每人都领到了一块木板,我们要用专门的工具——磨砂纸,将一面打磨至光滑。接着就是给木板上色,学姐解释说这步是为了方便雕刻。
接下来就是起稿,把我们要刻的图案用复写纸“拷贝”在木板上。
回顾之前的整个过程,一张张奶白的木板在一番操作下变成鲜妍的红,一幅幅黑白的图案,一张张洁白的纸在一番倒腾下牢牢固定在木板之上。一支笔,细细描摹,轻轻勾勒。就在我掀开纸张的瞬间,完整精美的图案给我不小的惊喜。
到了雕刻的时候,不同刻刀都摆放在我们面前。我们会先用角刀,刻出线条部分,再用圆刀将大面积的空白部分刻掉。在雕刻的过程中,学长学姐们十分耐心的指导协助我们,细心仔细的给我们讲解刻刀的用法以及注意事项。一把大刻刀,一把小刻刀,漫长刻画之旅就此拉开序幕。刻刀沿着画线边缘细细推敲,小臂须得发力,眼神必须专注,内心必须宁静。在时间的推动下,桌面堆满木屑,木板倒映图案。
正在认真雕刻版画的同学们
雕刻结束之后便是上墨拓印,将板上的图案印到纸上。一个个图案在红色木板上活灵活现,滚动的毛毡裹满颜料,在玻璃板上来回轮滑,细细涂满木板。红色黑色融为一体的瞬间盖压板早已准备就绪,裁一张宣纸,平整铺上板面,盖压板用力一站,拿着滚动的“小蘑菇”用力旋转,这一步叫“拓印”。
“拓印”结束,掀开宣纸的瞬间,喜悦跃上眉梢。
在这一刻我好像体会到了文化的浪漫,原来真正的苦尽甘来,来自每一次固执的坚持。
同学们首次拓印的版画作品
版画是一门独特艺术,她的魅力就在于她那无与伦比、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木板的坚硬与线条的柔美在版画上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我们以刀代笔,在木板上肆意挥洒自己的创意。在活动结束之后,我不仅体验到了版画的工艺,更重要的是克服了版画制作时的过程中的枯燥困难,这样全新的体验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我相信,版画会通过巴渝文化工作室走进更多同学们的视线内,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喜欢版画。
綦江农民版画老带新活动后记
巴渝文化工作室-左兴蓉:
喜欢每一次的版画活动,坐立于桌子前,全身心的投入每一次版画的制作中于我而言是一次心灵的慰藉,一张奶白的木板在我的操作之下,倒映着我喜欢的图案,现时代和传统文化地碰撞,跳跃着新时代的乐章,握着刻刀,挑起木屑,细细勾勒几小时的杰作在掀开“拓印”纸的瞬间,才真正感觉到喜悦跃上眉头的幸福。
巴渝文化工作室-王思月:
在没有参与版画制作之前,我离版画最近的距离就是博物馆的展览,对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黑白,生动。而现在,工作室给我提供了一个可以自己制作版画的机会。制作版画前,我是兴奋的;当自己真正拿到木板的时候我又是心怀敬意的。很佩服各位老师用刻刀在坚硬的木板上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巴渝文化工作室宣传部部长-尤龙雨:
再次回忆起做版画的历程,最深刻的便是一抬头满桌的木屑和大家认真的眉眼!只有真正接触到文化遗产,才知道,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便是让新时代的血液在传统之中不停流淌!
供稿:巴渝文化工作室
供稿单位: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
上一条:【鱼城倡扬】“齐心同行·与君向前”——记钓鱼城研究会第三届第三任破冰活动
下一条:【学院动态】“聚新赋能学新思,迎头并进展新姿”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专家进课堂“数智汇”第二十一期之穿戴医疗器械简介及研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