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綦江校区仁者楼,创意写作学院的刘聪慧老师给学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创意写作课。笔者有幸在现场观摩了刘聪慧老师的行课过程,深感震撼。“创意写作”是强调创意的课程,除了写作本身应该具备的创意元素,还需在课程设计、课堂设计、课外作业等各方面体现出“创意”二字,缺乏“创意”的教师,怎么能向学子们传授与“创意”有关的写作知识呢?刘聪慧老师的课程设计和课堂设计脑洞大开,充满惊喜,学子们被她的“创意”牵引着往前走,整个课堂变成“创意”和“智慧”的舞台,教师与学子的智慧相互碰撞,灵感相互激发,完成一堂生动活泼的创意写作课。
智慧来自生活,创意发于思考
刘老师讲授的是《创意写作》第三课《经验与虚构》,先是与学子们探讨各自的生活经验:“别在黄金周去梦想的地方”、“别一冲动就办健身卡”、“别用好听的歌当闹钟”、“别和未来的丈母娘打麻将”、“别在暑假时往家里背下个学期的书”等。这些经验更像是一个个“惨痛”的人生教训,引起哄堂大笑,学子们纷纷参与讨论,课堂气氛急剧升温。
当学子们搜肠刮肚回忆自己的人生经验或“惨烈教训”时,刘老师话锋一转,给大家出了一道题:“如果你向别人或者别人向你告白,你期待的告白方式是什么样的?”她祭出一页特别的PPT,上面有六个红包,每个红包里对应着不同答案。六组同学选择红包,当红包翻开时,有的写着“你想的美”,有的写着“抱歉呢,今天无人向你表白”,有的写着“恭喜,今天是你们的被表白日”,学子们开始就这个话题展开思考,并幻想自己如何表白和被表白。
一个名叫谢念吕的女孩写了一首小诗:“大雁还没有飞过晚霞,鱼儿还没有潜入深海,最不普通的你却已经进入了我的心底。”你看,孩子们一直都懂得什么是美好的情感,什么是诗意的语言,什么是文学,什么是爱,他们只是需要这么一种课堂,这样的一名老师,带给他们足够的启发,帮他们在青春的海洋里打捞出那些闪闪发光的灵感片段。
唤醒自我表达,实现文学表达
讲到重现经验的意义时,刘老师问:“同学们,生活经验难道不正是故事的素材?而人生经验不正是那些熠熠生辉的思想光芒?如此说来,你还记得你那些故事和思想的诞生吗?”紧接着,她以《壁虎与我同居一室》这首诗,讲解诗人与壁虎相处的状态,可是聪明的学子们在刘老师的启发下,迅速捕捉到这首诗真正想表达的东西——爱情。刘老师说:“诗人通过描述简单的生活片段,就能表达出那么深邃的情感。”
笔者很快理解了刘老师讲解这首诗的意图,许多深沉的情感不是用歇斯底里或情绪化的语言能够表达的,反而可以用一些不着痕迹的生活细节展现出来。一些默不作声的爱和情感有着更为震撼人心的力量。
讲到虚构部分,刘老师说:“经验固然难能可贵,但不是所有经验都值得文学的歌颂,另一面,我们也不能让它成为无形的壁垒和约束,因为文学是发现和想象的世界。”然后,刘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堂作业题:“一个人开始只想死去,可是最后,他却想活下去了,而且想永远地活下去……”让学子们想象中间发生了什么,并写一个故事梗概。学子们有的从中间看到了爱,有的看到了悲伤,有的看到了人生的艰辛。灵感与灵感在这一刻碰撞出许多故事的火花。
刘聪慧老师的授课过程行云流水,流畅自然,学子们时而笑容满面,时而凝眉沉思,他们学到了很重要的写作技巧,但笔者相信,他们肯定也不仅仅学到了写作技巧。好的老师不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传火者。刘老师从文学的圣山盗出火种,然后举火而行,照亮了一个又一个年轻而美丽的心灵。
(创意写作学院 张林撰稿)
上一条:【创意写作】与青春手牵手·和未来面对面——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面试工作顺利完成
下一条:【教研活动】艺术传媒学院数字媒体教研室“新思路、新方法”课程思政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