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稿倒计时45天啦!
编者按: 40万元的大赛奖金等你来拿!“钓鱼城”全球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奖赛由重庆邮电大学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院创意写作学院(CWS)主办的全球高校大型征文赛事。大赛旨在为推广创意写作,挖掘、发现具有创造性写作能力的中文写作人才,面向全球中文写作的大学生征集“视角独特”“有个性”“有思想”“有温度”的作品,聘请国内一流的作家、出版家、评论家、学者担任评委,选拔当代青年创作人才,展现当下中国大学生特有的人文思想与创新精神。
“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已连续举办两届,获得了文艺界及海内外高校大学生的广泛认可。现第三届征稿如火如荼进行中,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料获得者阿来先生担任新一届评委会主席,加上奖金由往届的20万元直接翻番至40万元等吸人眼球的因素,大赛持续保持着热度,此项赛事已成为中国高校大事件,历届获奖者也成为文学界探讨的热点。现大赛组委会对“钓鱼城”全球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历届获奖者进行一对一访谈,畅聊文学创作和创意心得,访谈内容及获奖作品将在本赛事的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官网和“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创意写作”微信公众号上,以专题形式隆重推出。
第二届大赛总共有12名获奖者亮相,今天推出第五篇人物专访。
采访者: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创意写作学院教师 张伟
被采访者:云南文山学院信息科学学院 李司平(1996年生)
我爱家乡的人们,也心疼他们
张伟:李司平您好,您的非虚构获奖作品《云烟》将云贵高原上的烟草种植过程给我们娓娓道来,同时又不仅仅在写烟草,又写了靠烟草维系生活,受烟草影响的父母以及乡亲们,而且您的语言风格比较独特,厚重而且典雅,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能具体谈谈您为什么创作这个作品吗?
李司平:我的家乡在云南南部的振太镇,澜沧江东岸,无量山与哀牢山交接的一个高原坝子。那里曾是茶马古道上的贸易重镇,是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不过,贫穷和偏僻这两个词是如影随行的。家乡的人们据土守乡,依着节令和雨水,艰难的过活。再后来放弃了种植玉米、稻谷,改种植烤烟了。在那样一个远在天边地方,似乎种植烤烟才是家乡的人们摆脱贫困的唯一方式。我记得那时已经是2000年以后了,家乡种植烤烟的群体终于中有了“万元户”!2000年以后来谈“万元户”似乎有些过时了,不过事实就是如此。原本大家都穷得好好的,突然有人突围了。当然,突围的代价是无比残酷的,就正如我在《云烟》中所写,具体不用多言了。为什么创作这个作品?因为我爱他们,也因为我心疼他们,仅此而已。
我的阅读很碎,但是争分夺秒
张伟:您的获奖非虚构作品《云烟》在《云烟》中,你笔触很广,涉及到气候学、病虫害防治学、烟草作物学、民间谚语等等方面的知识,可以看的出来,你的阅读面比较广,那么请问问您平时的阅读习惯是怎么样的?
李司平:这些年我感觉我读过很多书,但是我又说不出来我具体都读过那些书。因而我一直没能养成引经据典夸夸其谈的本事儿,我的写作里很避讳出现著名的某某人说,司平说的其实也不差。我的阅读很碎,家里到处摆着几本书,桌子上、沙发上、长头柜上、甚至于厕所里。因为抽不出大块的时间来好好读完一本书,所以阅读还是挺争分夺秒的。无论做什么行当,还是要多读点书的,加强学习提升修为嘛!一个青年写作者在热情即将耗尽的时候,能支撑着他往下写的动力也只剩下阅读和经验了。尽管我这个95后的小青年目前还热情饱满。
写作是为了加强学习
张伟:作为理工科的学生,但是在文学创作上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理一文,好像原本并不相通,但是在你身上却融为一体,虽然这样的例子在文学史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鲁迅、玉华等等,但还是想问问您是怎样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
李司平:首先要明确一点,写作是只有人才能干的事儿!至于是不是理工科的,就无关紧要了。我有认真观察过的,那些科班出身专攻中文的小青年知识分子们,他们的特长却是英语。所以,我一理工男的特长是会写点文章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当然,我觉得这样是不好的,尽管我们老祖宗嚷嚷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这人脑子笨,一根筋,时不时会陷入偏激。偶尔会读点闲书,然后朝着那些吊满辞袋、无病呻吟的文章吐唾沫。于是乎,我就写作了。当然,写作的理由有很多种,这只是其中一种。为什么写作呢?因为我觉得他们写得不好,所以我就自己写点。自娱自乐也是一种美德。我这人很知足,没那么太大的文学追求,精神独立即可。当然,我这话听着似乎有点假谦虚了。或者,可以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从我的话里分析出我内心极度自卑。没错,我这般脑子笨的人应该有点自卑。所以,写作也是为了加强学习。
不能让我的抽屉空着
张伟:您写诗、小说以及散文,体裁广泛而且数量较大,并且产生一定的影响,受到王蒙先生的称赞,但同时你也有学业和事业,想问问您,您是如何平衡自己的写作和其他方面的关系?您是怎么安排自己的写作的,有没有自己的计划?
李司平:2016年开始写作至今快五年了,2020年大病了一场休息了一年。对自己的写作还是下意识的有一些要求的,质量这个玩意没办法,但是写作的量还是必须要保证的。每天写一点吧!无论长短,(反正还没有那个写长篇的能力)争取一个月能完成一个像样的东西。至于发不发表的就另说吧!有个做编剧的朋友跟我说过,一个称职的作家的作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来发表的,另一类则是塞抽屉里的。因而我的写作计划就很简单了——不能让我的抽屉空着。
一个小青年决心要换副骨头尝试写作了
张伟:看您的作品,反应乡土题材的作品比较多,看来您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比较痴迷,当代文学史上也有很多作家关注乡土,书写乡土,他们的写作有没有对您产生过影响,能否请您谈谈对你影响比较大的作家?
李司平: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这个问题是有难度的,因为我还很浅薄。我绝不能说是卡夫卡、是托尔斯泰、是博尔赫斯,也不能说是王蒙、是阎连科,是余华。就说一说我的老师吧!他们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昭通学院的杨昭、云南大学的宋家宏、文山学院的黄金光、红河学院的布小继,他们都是充满人文情怀和风骨的人。
一个稚气未蜕的小青年第一次真正有了理想,发誓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个小青年决心要换副骨头尝试写作了。
大赛是大学生们的一个福分
张伟:最后谈谈我们的“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吧。您是从什么地方了解到我们这个比赛的?你觉得在获了奖以后,对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我们这个大赛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李司平:得说说句实话,举办这个比赛的人绝对是个伟人!似乎使用这个词不太得当,不过这是我能想到最为贴切的词。鼓励支持当代大学生的写作,背后所要付出的代价,无论是财力、人力、物力都是消耗巨大的,没有点伟人的情怀是绝对干不了这件事儿的。所以我只能致敬,也不知道该致敬谁,那就致敬这项赛事吧!
至于这个奖给我产生什么影响,我是个老实人所以我得说点老实话。首先,主办方订的酒店很舒服,酒店里的床很软和。2019年这一年一直忙忙碌碌的,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跑,夜夜失眠。也幸亏获得这个奖才有机会遇到这样的床,躺下,一口气睡了十多个小时。这是我一年里为数不多能如此安稳的十几个小时。其次,就是能有幸遇到丁伯慧老师。很儒雅,那天他来陪我们一起吃午饭。他跟我们讲他的写作历程,讲他青年时代在海上当海员的事儿,具体细节就不讲了。丁伯慧是个很好的一个老师,受益颇深。
最后,还是希望“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能一直坚持办下去吧!这是无数饱含创作热情的大学生们的一个福分。
附:第三届“钓鱼城”全球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征稿启事链接
http://www.cqyti.com/info/1034/17264.htm
(创意写作学院供稿)
上一条:711期|书院印象:奇彩梦园,拾趣童年——记廊桥书院4月师生集体生日会
下一条:【学院风采】赏光影故事,品人生百态——记艺术传媒学院与北山书院联合举办第二次北山读映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