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工艺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5月23日,太阳澳门集团网站非遗工坊第36期“榫卯工艺之鲁班锁制作”在天渠书院106顺利开展,旨在榫卯艺术之鲁班锁制作的学习和体验,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榫卯工艺是中国传统木工艺的灵魂,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生产生活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融合了传统力学、数学、美学和哲学的智慧。鲁班锁起源于榫卯结构,又称孔明锁、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它不用一钉一绳,完全靠自身结构支撑的趣味玩具,又被称作“东方魔方”。
活动中,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彭伟老师带领同学们了解木作工艺的概念,通过家具、制作工具的发展变迁,认识木作工艺的历史发展;以吊脚楼、斗拱等案例赏析,了解木作工艺作法,并对榫卯工艺类型进行认识。榫卯是一种古老技艺,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古人就已开始使用榫卯技艺了。榫卯结构,具有极好的弹性,通过榫卯传力,均衡地分配,现如今也被广泛应用到现代家具和建筑中。
实践环节中,以鲁班锁为例,在彭伟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始进行鲁班锁工艺实践。工具初次尝试使用到鲁班锁的制作,同学们都积极的动手实践,团结合作,通过设计、划线、切割、打磨、上蜡、组装等流程,完成鲁班锁作品制作,并不断地挑战自我,从三通到九通,在实践中感受古人的智慧,领略到中华艺术的魅力。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供稿)
上一条:喜报!双体学子在2023年(第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重庆市级赛中荣获佳绩
下一条:校党委书记何先刚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