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非遗】非遗中心赴彭勇根雕博物馆开展调研

2018-10-16

品味根雕,寻根文化。10月14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40余名学生研究员,在中心彭伟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北碚区天府镇彭勇根雕博物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根雕制作技艺调研。欣赏根雕作品,聆听艺人故事,围绕彭勇老师的艺术创作之路及其代表作,去探索根雕艺术“化朽木为神奇”的深刻内涵。

彭勇根雕博物馆位于北碚区天府镇文星场,是一栋颇具特色的川北小院,并拥有一个雅致的名字——“木石缘堂”。整个博物馆充满文化气息,门前的石狮、厚重古朴的木大门以及立于两旁的石刻毛主席语录,都在时时刻刻的诠释者一位“寻根人”的坚守。

走进博物馆,造型各异的根雕作品深深吸引了学生研究员的目光,使大家大饱眼福。上千件根雕作品摆满了博物馆的各个角落,呈现高超技艺的《百鸟朝凤》、《中国龙》;表现雄鹰展翅高飞的《欲与天公试比高》;表现文人墨客的《杜甫》;凸显坚忍不拔意志的《争扎》等,一件件根雕作品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彭勇老师的艺术情怀。

彭勇老师的作品遵循 “天人合一 ”的观念,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修饰,其作品呈现出自然、大气的风格,而其造型多为荷花,因此被称为 “野荷派 ”。其代表作《春》、《夏》、《秋》、《冬》生动展示了荷花在不同季节的不同形态。

大家一边参观,一边聆听彭勇老师介绍,创作一件如《百鸟朝凤》这样大型的根雕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且是纯手工制作,如此耗费人力、时间的活动也从侧面反应了根雕的艰难。而每一件根雕作品不仅仅只是一份技艺,其背后有着不同的故事、神话,表达出不同种类的深刻含义,发人深省。

活动间隙,学生研究员们与彭勇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彭勇老师向大家讲到根雕的制作步骤,即寻料、去皮、阴干、审材、立意、固形、粗打磨、创作定形、精打磨、命名、配座、抛光、上蜡等步骤,以及濒临失传的“蚂蚁上树法”、“断头延伸法”、“自然回归法”、“移花接木法”等制作技艺。谈及根雕,彭勇老师认为最重要的是寻根,不忘本,不断寻找新材料,用新的材料来更新自己,对待根雕也是这种态度,既要立足传统,又要传承、创新。彭勇老师现在最担心的便是这门艺术会失传,他准备用拍摄视频的方式记录制作根雕的过程,让根雕这门艺术能够更好地被传承。

彭勇老师一直在进行根雕技艺传承与文化发展,犹如树根顽强的生长与悬崖峭壁、泥土石缝中,拥有着坚忍不拔的精神与智慧。作为当代大学生,需要去了解与认识根雕制作技艺,传播根雕艺术的文化内涵,点燃大家对传统艺术的热情,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