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曾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其不仅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如今,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告诫着世人要铭记历史、自立自强。3月14日晚7点,文化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开展线上讲座,郭黛姮教授在《重返圆明园》主题线上讲座中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圆明园的故事。
课堂伊始,大数据与软件学院的同学们就圆明园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和发言,有人认为圆明园的存在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也有同学谈到圆明园是中华瑰宝,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无数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享有“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的美誉。
讲座正式开始,郭黛姮教授先向同学们介绍圆明园的建成史和组成,圆明园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不同朝代的皇帝和工匠们对其结构进行不断改造升级并扩增面积而来。其中,乾隆皇帝对圆明园的建筑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他用自己的想法结合当时最顶尖的技术,将圆明园打造成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众所周知,圆明园里的古董宝藏十分丰富,他们的存在仿佛在给后人讲述历史的点滴。圆明园宗教建筑亦奇特非常,与人们固定思维的宗教建筑不同,乾隆将各个宗教学派的特色融入其中,据说是以此来祈求神明的庇佑。
随着课堂的不断深入,郭教授通过视频和图片将圆明园的建筑特点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屏幕前,仔细剖析每一处建筑特色。圆明园的各种建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意义,不管是醒眼的宗教建筑还是一处幽静的小桥,都有着不凡的故事背景,这些故事或浪漫或现实,成就了圆明园的独特。
讲座毕,同学们讨论了一个难题:对于圆明园,保存废墟意义更大还是重建的意义更大。同学们思考片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一位同学认为保存废墟的意义更大,圆明园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处让子孙后代牢记曾经屈辱历史的地方,其本该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外来入侵者的践踏使得这颗明珠成为了无数国人心中的遗憾。这残垣断壁,让所有中国人铭记心中的屈辱与悲痛,时刻提醒我们牢记历史,自强不息。而另一位同学认为圆明园应该重建,如此便可还原历史的美,让后世可以有机会感受到圆明园的辉煌。
1860年,圆明园面临了熊熊大火,几天几夜的大火让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灰烬,惨痛的经历永远地烙印在人们心中。重返圆明园,不仅仅是让同学们更加详细地了解历史,更是激励我们要把握当下。
遥想雕阑玉砌何在?吾辈当自强!
图文:田苗苗
(名家大讲坛)
上一条:【115期|全生异科导师】大学生人际关系——异科导师万垚开展交流活动
下一条:【思政教学部】自由主义民主的失败和中国道路的崛起——第 31期鱼城热点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