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倾听他们在校的点点滴滴,在这个草长莺飞,为青春发声的阳春三月,艺术传媒学院的师生们欢聚一堂,如家人般进行本学期的第一次交流。3月22日上午10点,艺术传媒学院院长座谈会在行政楼一楼咖啡厅举行。参加本次座谈会的有艺术传媒学院李轶天副院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主任龚晓雪副教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张梅老师、李琦老师,艺术传媒学院学工办主任李克伟老师、辅导员陈婷婷老师、李军老师,以及2015级动画、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三个专业的学生代表们。
座谈会上,学生代表们踊跃提问,把同学们平时关注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建议提了出来,老师们也非常耐心地为大家答疑解惑。
广编专业的学生代表表达了他们巩固加强自己专业学习的心愿,希望大三的学生也能够接触到新进的航拍器材,且增添广编学生的“外出写生”课程等建议,希望增多专业实践课程比重,合理安排专业课程。李轶天与李琦老师分别解答道:航拍器材需要考证才能使用,一旦能够在规定内普及起来,学院内想要学习的学生可以跟着一些有航拍课的班级学习,会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意愿。学院的各类器材可以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前提下借用,为学生的实践拍摄提供帮助,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数媒专业的学生代表则反映了现阶段学科较多,学习吃力的问题。李轶天老师解答说当时设置这些课程考虑到学科的交叉性,但是根据学生的反馈,课程设置方面后期会逐步优化,使学生术业有专攻。
动画的学生代表提出建议,希望将更多的通识课设置为选修课,使同学们根据兴趣进行选择,同时认为学期课程安排分布不均,例如大三上期课很多,到了大三下期突然课少松懈了下来。李轶天老师和龚晓雪老师告诉学生们,通识课程为了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希望大家的知识体系结构更加宽广,而对于专业课程的安排则会进一步优化,学生也要学会利用课余时间多实践、自主学习。
英语学习一直是大部分艺术生的软肋,同学们不知如何加强并且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张梅老师告诉我们,这得靠自己的坚持与学习,且推荐了一些能够提高英语水平的软件和资源。匡雯同学也分享道,学校每周三都有在图书馆开展的英语角活动,同学们也可以积极参与,勇敢迈出第一步,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龚晓雪老师则向学生们提了相关建议,放下手机,别让手机偷走你的梦想。机不离手在学生中间像鸦片一样肆虐开来,学生们的思想与知识都被禁锢在了网络上,影响了学生的判断与知识储备,希望学生们能放下手机,走进课堂,引起了在场学生及老师们的一致赞同。
会后同学们和老师在食堂共进午餐,这种“边吃边聊”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进一步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使他们的交流更加生活化,营造了师生之间良好的常态化交流氛围,也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种发展趋势。
通过此次座谈会、共膳日,学生们解除了心中的疑惑,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老师们也了解到学生心中所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不断促进教学,使教师走近学生,使学生学有所获,共话成长!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
罗达琴/撰 向现余/摄
上一条:聚焦结核,迎战结核 ——记春季传染病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宣讲
下一条:【鱼城足迹】乐思乐活访鱼城,有心有意学爱国――记淬炼商学院工商管理1班参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