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新进教师的课堂水平,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与教师的自我成长,切实推进新学期“老带新”项目工作的落实落细,艺术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于11月1日至11月5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老带新”主题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建立在常态化的“老带新”工作开展基础上,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通过新老教师双向听课、新老教师教学法研究沙龙以及建立新进教师教学水平评估记录等多元方式,对“老带新”工作进行完善与扩充,加强对新进教师的指导交流工作,帮助其站稳讲台、扎实成长。
为展示上述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与呈现,本次主题活动,由三组“老带新”教师参加,分为指导、答疑、赛课三大环节。前期新老教师针对课题选择、教案制作、ppt课件制作、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技巧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研讨,最终指导成果以三位新进教师分别进行赛课竞讲为检验。竞讲于11月4日下午在8309室开展。赛课过程中,教师王婵从视听语言课程架构与影视美学鉴赏角度切入到重点知识“景别”中,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呈现出一堂交流感强烈的理论课堂。教师崔浩月以专业技术课程中的实际问题入手,讲解了帧率的发展变化及应用,体现了实践课程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郭嘉琦选取影视导演课程中细节与悬念的设计与表现板块,以互动与案例分析结合的方式,对纯理论概念进行了剖析,实现了理论知识的高效传达。
针对三位老师的课程呈现,承担导师职责的几位骨干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教师素养几个方面对三位新教师的表现作出点评和指导。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主任张梅充分认可了三位新进教师的授课表现,提出了对新老师挖掘自身优势,打造个性化、专业化、体系化优质课堂的期望。同时也对新老师在授课细节方面的不足提出建议,如把控回顾和讲课的时间平衡、悉心打磨课件制作、重视板书的重要性以及调整语速节奏等。秦琦琅老师表示三位老师应该考虑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呈现和趣味性表达,将理论知识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杨帆老师认为在板书设计方式上应当分区域、分板块地实现功能化的板书样貌,体现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和丰富性。
入职以来,新进教师尚处于教学摸索阶段。因此如何帮助新教师尽快的适应教育岗位,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是教研室的重要课题。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的成长,为我校专业人才培育添砖加瓦,是最终目的,也是艺术传媒学院贯彻落实学校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和“老带新”政策的重要举措。之后艺术传媒学院也将继续开展教师素质提升系列活动,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撰稿:郭嘉琦
摄图:王婵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
上一条:【学科竞赛】敢拼敢搏,不断进取——第五届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
下一条:【完满教育】 我校女生综合素养提升服务项目学生学堂正式开课——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生会女生学堂开幕式暨女子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