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183期|书院印象:追溯历史人文,传承鱼城精神——记鱼城书院“文明与辨思”实践研习活动第二期

2018-12-01

为了让鱼城学子走出宿舍,放眼世界,感受合川钓鱼城的历史文化气息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同时激发同学们对历史的思考2018年11月28日,鱼城书院“文明与辨思”实践研习活动第二期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活动以观、问、思的形式展开,让同学更近距离的了解钓鱼城历史人文。



好问历史人文

同学们在参观前也做了相应准备,在网上查阅了很多关于钓鱼城历史的资料,还未进门,就抛出了各种的问题等待解答。钓鱼城研究会的志愿者们在对博物馆的介绍中一步一步的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多个问题。同学们了解到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陈列以“动态钓鱼城”、“文化钓鱼城”为特色,以宋蒙(元)战争时期钓鱼城36年的历史为展示主题,按照战争发展历程这一主线,重点突出主要历史人物、双方政治和经济及文化实力、战时地理、战争进程、战争影响、历史谜团和历史争议,从中挖掘和汲取丰富营养,实现陈列理念与手法的与时俱进。走进博物馆,可以循着时代风云、战争烽烟、历史探讨、文脉鱼山四个版块了解700多年前那段发生在合川钓鱼城的历史奇迹。



感受文化精神

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热心的志愿者继续耐心的进行解说工作。从城门到水军码头遗址,从钓鱼台到飞檐洞,以及一些诗赋辞章,浮雕刻碑,足以看出先辈们的智慧与意志。更扣人心弦的是南宋首将王坚、张珏借钓鱼城天险抵御当时世界最强的蒙(元)精锐之师的故事,精准而带着气运的炮击和掷地有声的“尔北兵可烹鲜食饼,再守十年,城亦不可得也。”都让人印象深刻。他们造了守城抗战36年奇迹,也直接导致了蒙古这场灭宋战争的全面瓦解,使宋祚得以延续20年之久。先辈们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险正是当代大学生应当有的精神品格。



探索思维创新

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也联系自己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钓鱼城能守住36年之久。有同学根据国内历史学家的主流观点提出主要是因为钓鱼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也有同学从气候的角度提出重庆30度以上暑热天气平均70天以上,盛夏40度以上极端高温天气持续近1月,户外地表温度超过60度,摔一跤可能就是“三级烫伤”。,蒙哥进攻恰好是重庆最热的七八月份,钓鱼城又位于三江交汇处,水汽多,湿度大,高温加高湿,从早到晚“蒸桑拿”,对于北方游牧民族而言,这绝对是致命的。还有同学从神话故事的角度去分析胜利原因。蒙哥在钓鱼城之战中的意外身亡,导致蒙古西征大军为争夺汗位匆忙从欧、亚各地撤军,欧洲各国以及阿拉伯世界得以躲过覆灭危机,钓鱼城因此被称为“上帝折鞭处”“东方麦加城”。此后二十余年,钓鱼城如同滚滚历史大潮中的中流砥柱,任凭蒙古军队长期围困、持续攻击,我自岿然不动,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鱼城书院本次与钓鱼城研究会一起举办的“文明与辨思”研习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钓鱼城坚守三十六年的历史并不是短短两个小时就能了解清楚的,但是通过这次参观实践活动,能够让同学们对此产生兴趣,留下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对战争对合川人民的坚韧不拔的思考就是鱼城书院举办此系列活动的目的。未来,希望鱼城书院“文明与辨思”研习实践活动能带领同学们走向更多的地方,认识不同的人、见识不同的景色、了解不同的人生,用更广阔的的视野、更思辨的观点去看世界。

 

 

撰稿:兰林丨鱼城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

拍摄:袁磊丨鱼城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