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课堂”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聚焦跨学科融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视角,为课堂赋予叠加效应。集团电影评论中心板块近两年来,立足《从小说到电影》打磨双师课堂,“如何上好一节‘双师课’”是每一位教师不断思考、持续交流的问题。为共话双师经验心得,共议创新路径探索,4月17日下午,三校四区电影评论中心的教师代表们、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创意写作学院的吴帆副院长、王智老师齐聚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合川校区南湖书院191圆桌会议室,召开了“双师助力,创新赋能——集团电影评论中心板块双师课堂交流分享会”。
会议伊始,主持人陈霞老师概述会议宗旨,依次介绍参会成员,并概述会议议程包含教师代表发言和全体自由交流两部分。紧接着,陈老师作为首位发言代表,借助3W1H(Which、Who、What、How)框架,分享了自己在选案例、选搭档、选内容、选合作模式过程中采取的有效策略。她指出,合作搭档的态度、研究偏好,以及合作模式选择“队友”还是“对手”,都是双师课前期准备的考虑要点。
力冬梅老师从双师授课的设计理念入手,通过列举课堂设计对活动筹划、教学效率、教师素质的多层面显著影响,进而强调其重要性;以自己实施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双师课堂为例,演示成功的教学设计应结合学生学情,预选“切口小、外延大”的主题,并注重授课环节的互动性;指出可以结合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灵活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在课上学有所得,保障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綦江校区教师代表幸李寒老师从上双师课的原因、选题、有效性三个角度综述了授课的目标及实施路径。她以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授课经验为例,阐述了双师模式既能弥补单个教师在非自身专业领域的短板,又能帮助学生多视角、多维度理解电影,且与电影学科自带的综合性质天然适配。借《了不起的盖茨比》《降临》为例,她表明所选影片是否涵盖跨学科元素,是否与合作教师们专长对应,是否易于学生接受,都是选题关键。最后,她强调与学生、与搭档老师的频繁沟通,时刻认清自己的职责也可以促进课程有效开展。
晋中信息学院教师代表赵静老师从授课内容布局、双师配合设计、寻找“领读人”三方面分享其双师经验。赵老师以《嫌疑人x的献身》为例,介绍了独树一帜的寻找“领读人”授课形式:它基于“翻转课堂”的时代背景,将学生设置为课堂主导者,以学生领读、师生共听的创新方法,增强课程互动性,活跃课堂氛围,为践行双师模式锦上添花。随后,与赵老师同校的闫莹老师分享了自己与创意写作学院合力打造的“访谈问答式”双师课堂,区别于传统教学中的严肃说理,轻松的对话氛围使学生易于融入学习当中。
泰山科技学院教师代表孙惠老师首先针对双师课程设计提出可以结合学情,分层次设置教学目标及案例的有效策略;接着以第二课堂(影评创造营、电影训练营)、课程思政、“智慧教室+翻转课堂”中双师模式的应用实例,阐述双师课堂的应用路径可拓宽至更广泛的领域。
最后,在对6位教师代表的分享表示感谢后,到场全员针对课程新案例的选择展开进一步讨论,老师们推荐了《少年的你》《忠犬八公》《来处是归途》《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倩女幽魂》等地域性备选案例,和《流浪地球》《人工智能》《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三体》《前目的地》等科幻备选案例。
“双师课堂”可将电影通识教育的“通”真正落到实处,让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可围绕同一课题发挥各自特长,让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欣赏电影,提高高校学生对电影艺术知识以及电影相关文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力协契,踵事增华。通过本次集团电影评论中心板块双师课堂交流分享会,各校老师从中习得良多经验。未来,电影评论中心将加强与各学院、各学科的协作,力争把《从小说到电影》课程建设得更好,紧跟学校教学改革的趋势与育人目标,在局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三校四区的教学水平,力争打造双师授课的典范。
撰稿:于上
摄图:陈霞、李骥、黄娟
(电影评论中心供稿)
上一条:【访企拓岗】访企拓岗促就业,校企并进向未来——我校与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下一条:【党建活动】坚定信仰,行远志稳——智能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赴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