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我校推动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我校加强内涵建设,实现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必经之路,继2016年我校与重庆红亿机械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以来,智能工程学院一直与企业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在学生培养上,双方就如何更好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制定等方面多次展开探讨与研究;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学校多次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校企双方先后有多人入选重庆市教委“双千双师”交流计划,在开展“引企进校、引校驻企”实质性工作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020年10月31日,为响应市教委关于”双千双师“交流计划精神,智能工程学院邀请入选市教委第四批”双千双师“交流计划企业工程人员—重庆红亿机械有限公司非标设计部长丁先斌先生到校交流并指导学生实践。丁先斌详细介绍了企业在新冠疫情后发生的一些业务转型以及近期企业的主营业务情况,另外,针对行业的发展动态、专业技术推广等问题与学校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学习生产一线制造经验,丁先斌指导了学生数控车床加工、数控编程、加工中心制造、加工中心编程以及柔性单元的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此次交流是在学校各级领导支持和机械工程教研室努力下开展的,智能工程学院党晓圆副院长表示,要推动产教融合工作开展,多方交流调研增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了解,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开拓思路,深入探索校企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以科研攻关项目为纽带施行校企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结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找准学校、企业发展的契合点,共同推进校企合作进程,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交流结束后,在田于财和崔卫星等专业教师的陪同下,丁先斌工程师参观了学校智能制造生产线、了解了机器人实训平台,并向他介绍了智能工程学院新型二级学院建设情况,学校开展的书院制模式,并解读董事长先进的办学理念,阐述了学校“信息产业商学院”的办学定位,双方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此次交流。
通过邀请企业工程师到校交流与指导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不仅让学生了解企业用人的技能需求,锻炼、提升了实践动手能力,还启发了专业教师努力探索尝试教学新方法,新途径,更全面的提高综合能力,让教学在课堂内延续到课堂外,让知识落地在企业生产中。此次活动,推进了智能工程学院内涵建设,了解了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动态,扩展了专业建设思维,更加明晰了”智能工程“人才培养方向。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通识课堂】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记《苏格拉底、孔子所开创的世界》第二讲
下一条:【智能工程学院】促进校企合作,增强专业自信——智能工程学院2017级毕业生赴重庆红亿机械有限公司毕业实习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