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门类和大众文化形式,因其得天独厚的现代科技优势以及综合性的艺术魅力,以强烈的视听艺术感染力吸引着全球最庞大数量的观众群体。影视艺术所创造的虚拟情境为观众提供最直接的情感宣泄,银幕上超越时空的视听图像,几乎是无所不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从小看电影、电视长大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认知与价值判断受影视艺术的影响最大。
为提升学生艺术审美力、想象力、创造力,同时达到怡情养性、塑造人格的培养目标,我校电影评论中心于2021年1月入驻爱莲书院,开展“光影谈·书院沙龙”系列讲座。讲座聚集了一批毕业于海内外知名高校的电影专业教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多场精彩纷呈的电影讲座与主题活动,并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本学期,爱莲书院“光影谈·书院沙龙”系列讲座也将如期与大家相会,从类型电影到导演分析,从电影历史到电影文化,为同学们提供最专业、最优质的电影类知识指导,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导师团队介绍:
李骥,电影评论中心影评人教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电影家协会理事,电影编剧、导演、制片人。
赵淼,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中外电影史专业硕士,论文有《个人经历到跨国主张:约翰·布尔曼的梦想与现实的电影实践(1986—2016)》《利桑德罗•阿隆索研究:迷影时代的文体家》等。兴趣与专长在外国电影研究。
陈霞,新疆人在重庆,艺术学硕士,讲师,七年电影学习经历,六年高校执教经验,毕业于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主讲课程《经典电影赏析》、《从小说到电影》,参编教材《当代影视鉴赏与读解》,发表《论真实影像系统中的象征——影片<入殓师>大提琴象征分析》、 《浅论彩色片时代黑白影像在战争片中的表现力》、《<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表意系统陌生化的典范》等学术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电影史、电影批评,热爱电影、热爱生活、热爱重庆。
力冬梅,讲师,毕业于重庆大学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5年9月入职太阳澳门集团网站,主讲课程:《从小说到电影》《经典电影赏析》。
王礼迪,1991年生,男,汉,四川资阳,电影评论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类型电影,曾发表《“哭片”与国产电影的叙事症》《情节的疲乏与叙述的兴起——论美剧视听理念的转型》等论文。
王天傲,电影评论中心教师,伦敦大学学院电影学专业硕士,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电视、电影与新媒体研究专业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恐怖电影和TVB电视剧。主讲课程《从小说到电影》、《经典电影赏析》。
于上,文学硕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电影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香港电影和日本电影。现任太阳澳门集团网站电影评论中心教师,主讲课程《从小说到电影》、《经典电影赏析》。
邓丽娟,硕士,四川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毕业。主讲课程:《从小说到电影》,研究方向:影视文化、性别文化。
黄俊霖,助教,毕业于圣安德鲁斯大学电影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丧尸电影,酷儿电影。主讲课程:《从小说到电影》、《光影法国--法国电影史与法语电影赏析》。
张正钰,艺术学硕士。主讲课程《从小说到电影》,发表《小说与其影视剧改编的互文性视角微探》、《从“作者论”角度分析张暖忻对电影语言的探索》、《“作者论”视角下的美国独立电影研究》等论文。
何雨恒,广西河池人,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传播、纪录片。主讲课程为《从小说到电影》。
王瑶,毕业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修方向中国电影史。2021年9月入职太阳澳门集团网站,主讲课程《从小说到电影》。
王伟楠,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担任学校通识课程《从小说到电影》教学,主要研究兴趣:电影与文化研究、电影哲学、媒介研究、以后结构阐释电影文本、大众文化与现代性等。
主题预告:
时间
教师姓名
讲座主题
内容简介
第二周
赵淼
奥森·威尔斯——版本研究与电影遗产
所有看电影的人都知道《公民凯恩》,奥森·威尔斯可不止《公民凯恩》,他还有《安巴逊大族》《历劫佳人》《奥瑟罗》《赝品》…本次讲座将从版本研究角度展开,梳理威尔斯作品的多种版本,并由此辐射至电影生产与电影文化。
第三周
王瑶
今天,你“凡尔赛”了吗?——《凡尔赛玫瑰》的跨媒介改编
《凡尔赛玫瑰》最初是一部日本少女漫画,影视化后大受欢迎,后来又成为了宝冢剧团的经典歌剧,还被法国导演雅克·德米改为电影,近年还有同名乙女游戏登陆Switch。这段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故事,不仅在日本大获成功,还能被法国导演翻拍,可谓成功实现了“出口转内销”…本次讲座我们在梳理《凡尔赛玫瑰》跨媒介改编的基础上,兼谈其中的“凡学”与洛可可美学。
第四周
李骥
“爽剧”里的“爽”是什么?——国产影视剧的叙事策略转型
从“爽文”到“爽剧”,“爽文化”正在从一种青年亚文化成长为更具影响力的消费文化现象,塑造着一代青年的审美。穿越、大女主、甜宠……影视剧的“爽”用一套区别于传统的叙事策略重构了当代国产影视剧的美学特征。
第五周
张正钰
灵感、创作与分享——走进阿涅斯·瓦尔达的纪录片世界
通过对阿涅斯·瓦尔达《脸庞·村庄》等具体纪录片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熟悉并了解瓦尔达的纪录片创作以及创作特色、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借助瓦尔达作品更深入了解电影与其他艺术的关系以及如何借助影像表现其他艺术的魅力。通过观看具体片段、提问、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影像艺术的更多可能性,让学生了解电影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电影欣赏水平,艺术鉴赏能力。
第六周
王天傲
类型片专题——中西灾难电影介绍与比较
灾难片作为一种成熟的类型电影,不仅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更是通过影像让观众获得情感上的宣泄。通过本次讲座,希望同学们可以了解灾难片这一独特的类型电影,并从灾难片的角度感受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第七周
于上
《下妻物语》中的洛丽塔文化
经济全球化、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的发展,为亚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进步空间。亚文化作为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时代先锋性和现实批判性,也为电影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本讲座将从有“lo圈圣经”之称的影片《下妻物语》出发,梳理洛丽塔亚文化在片中的表达方式与艺术特征,并探索其背后的内涵。带领学生体会电影与文化的相互作用性,启发学生对小众爱好的学术认知。
第八周
黄俊霖
浅析酷儿电影——异性恋霸权外的电影世界
什么是酷儿,什么是酷儿电影,酷儿电影是否等于同性恋电影,中国有酷儿电影吗,腐/百合剧/电影是否属于酷儿影视?希望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能够对现如今的酷儿理论,及其对电影理论,对电影市场的影响有基本的认识。
第九周
邓丽娟
性别光影:90年代香港电影的性别文化
香港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其电影中异彩纷呈的女性群像/男性群像/酷儿群像使香港电影的性别书写独树一帜,并影响了华语电影的创作。90年代别视为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香港电影性别书写多元的性别形貌的历史变迁,常将男女两性的身份塑造问题化,以展露香港电影与性别政治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拆解电影中的男女易装,浅析电影背后的文化趣味,引导学生探析、分析、思考。
第十周
陈霞
“骑驴找马”——姜文的电影世界
姜文作为华语电影世界中明亮的一颗星,虽然并不高产,但却创作出一批脍炙人口的电影作品,其独树一帜的导演风格、视听语言更是令观众过目难忘,从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到“民国三部曲”,姜文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本次讲座将以《骑驴找马》一书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走进姜文的电影世界,了解电影创作幕后故事,并学习如何从导演角度入手,对一部电影作品产生更深入的理解。
第十一周
王伟楠
缓慢电影:谱系、历史与生成机制研究
本次讲座主要对缓慢电影这一九十年代以来在国际电影节上发展而成的新兴的电影运动潮流做出介绍。首先对缓慢电影的概念进行辨析,并介绍经常出现在缓慢电影讨论下的电影导演。其次对缓慢电影进行历史考古,并探究其何以兴盛于当代。最后则对电影缓慢感的艺术生成机制进行探析。其中涉及到对蔡明亮、刘伽茵、科斯塔、努里·比格·锡兰等电影导演的的讨论。希冀通过本次讲座,能带领学生认识到不同于目前主流好莱坞电影的另一种影像可能。
第十二周
力冬梅
《银翼杀手》:那个预言的世界离我们更近了
《银翼杀手》被认为是科幻电影的里程碑,极具赛博朋克美学风格,它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带有强烈的反思和人文精神。本次讲座试图从赛博朋克、人性、记忆等方面入手,带领同学们领略这部科幻电影的魅力,拓宽同学们对现实与未来的认知。
第十三周
何雨恒
个体叙事与全民记录:抗疫纪录片的影像表达
结合新冠疫情背景下具有代表性的抗疫纪录片,例如《武汉:我的战“疫”日记》《温暖的一餐》《在武汉》等影片,分析抗疫纪录片的影像表达,探讨疫情为我国纪录片创作带来的契机和发展。激发学生对纪录片的观看兴趣,多方面开阔学生认知社会生活的角度,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对纪录片实践创作的认识。
第十四周
王礼迪
香港警匪片与大众心理
从香港警匪片的发展历程看民众心理的变化。
(根据实际情况,讲座主题和时间可能会有所调整。同学们可关注“光影絮语”“太阳澳门集团网站爱莲说”微信公众号以获取每期讲座的最新预告并于悠学派报名参加。)
文/王天傲、叶芳
电影评论中心、爱莲书院联合供稿
书院部转稿
上一条:【就业创业】我校2022届学生暑假集中实习活动圆满结束
下一条:【剧场管理】第16期: “小果”带你走进剧场学生管理服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