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他者的世界,田野在身边”。2017年11月29日19:00,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彭伟老师做客鱼城书院“百变讲堂”,为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们讲述了他的非物质文化研究之旅,并分享了非物质文化研究过程中带来的“思辨”。最朴实、风趣的话语,直观的图片感染了现场每一位同学。
谈.你所了解的合川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彭老师首先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同学们有的说先有鸡,有的说先有蛋。“谈一下,你们所了解的合川”,合川有桃片、合川有钓鱼城、有涞滩古镇...,思考不停,讨论不止。 “对,这就是我们谈论的结果,要想知道一件事就要先去讨论。”
看.镜头下的合川
看,古老的街道,是历史的遗留,而里面的故事就需要我们去深入的思考,它的故事,所经历的东西,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破旧”的地方,不管是繁华的大城市还是小村镇,而这些地方是历史文化的遗留,虽然外部是破旧的,但内部却是文化底蕴,不管是破旧的石庙,还是破烂的街道房屋,那都是古人的智慧,是一片曾经的繁华,我们看见这些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破旧而应该思考里面深入的故事。彭老师,告诉我们“只有深入的思考,深究内部的文化内容,观察环境变化也要关注内容的变化”。
行.如何走进他者的世界
行,是走,也是做。首先要学会融入他们的生活,那么要做到参与他们劳动,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他者的声音,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一起谈论生活,去跟他们交谈,去了解他们生活中的故事,和他们一起高声谈论,行而之其身,行而明其意。
思辨.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呈现他者的故事,深描历史与生活,进行社会田野调查,去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故事,看他们的生活环境,文化内涵,去做他们做的事,了解他们的“底蕴”。博学,多看,深思,苦练,深入理解他者文化,理解镜像之我,追求文化多样性,实现世界多元化,加强自身思辨力。
鱼城书院供稿
上一条:012期|书院印象:关注艾滋病,廊桥在行动
下一条:【校友典型】勿忘母校所予之光 在命运里勇敢拓荒——记2016届远景学院校友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