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入走访明党心所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老党员作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因而实践团选择对当地的老党员进行采访慰问并深入了解。2021年7月12日,“小之情,动之理”国情观察实践团的队员们整装待发,按计划前往板溪镇摇玲村的一户“党员之家”进行走访调研,正式开始“三下乡”之旅的第一站。
其中一位年至耄耋的老人李国茂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述了自己与党的故事。这位老人党龄长达62年,将半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党,尽管近年来其听力下降、行动不便,但党心所向始终牢记宗旨,承担起作为党的责任与使命。回忆在党期间,李国茂爷爷提出当时的酉阳并不富裕,条件艰苦,身处党小组的日常工作开展也十分困难,但他并未放弃,“听党话、跟党走”是他的坚定信仰。李国茂爷爷将昔今党员形容为“两重天”,提出如今时代进步与发展,要更加听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希冀新时代接班人能够在这般盛世之中大步向第二个百年迈进。
党述巨变扶贫向前
在观察团采访石化珍奶奶(党龄48年)时,她谦虚地说道自己在党时间并不长,但当谈到党组织工作的时候,她坚定说道自己身为党员,不论是医生、民兵或是计生主任等职位时,都尽力做好自身工作,并且退休后也仍例行参加党员会,从不缺席。对于党员身份,石化珍奶奶是十分自豪的,这样的自豪源于党与国家相互信任,才能共同推进时代的发展与成长。近年来,国家在打响脱贫攻坚战的同时也对政策实行优化,为人民谋福利。
石化珍奶奶告诉团员们,自己身为党员更加能感觉到岁月更迭,酉阳县发生的种种变化:过去的酉阳有大量的贫困户,大家只能靠自己,食不饱力不足,健康出现问题也很难解决,需要靠石化珍奶奶这样的民医下乡治病;而现在,国家优化政策,实现脱贫后,酉阳发展工业区和旅游业,为贫困户提供了工作岗位,有了收入保障,政府为大家设卫生站、买社保、给补贴,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提升。扶贫之光照亮酉阳每家每户,政策优化、助力脱贫点亮的不仅是贫困家中的灯光,也是贫困户心中的光。
薪火相传待未来可盼
通过老党员们的讲述,观察团的每位成员也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大家深知如今的一切离不开前辈们的奉献,并对此感到敬佩与感激。不仅如此,团员们更是领悟到自己应当向前辈们学习,学习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信仰和忠心,学习舍己利他的无私奉献,并将这一份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怀有饱满热情,去迎接新的挑战和新的生活,则未来可盼,万物可待。
撰稿:巫美娟
摄影:文海印
(外国语学院团总支供稿)
(团委转稿)
上一条:【三下乡】品味“川河盖”文旅风古情韵 共创乡村振兴新格局
下一条:【三下乡】执笔画乡村振兴,细言上多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