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深学生们对钓鱼城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我校学子对合川历史文化的了解。钓鱼城研究会承办的“三江论坛第七期——浩然正气钓鱼城”学术讲座于12月8日下午16时在天渠书院111报告厅成功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位光辉院长担任主讲人。
位光辉院长以自身去探访钓鱼城遗迹为切入点,从钓鱼城遗址中的青华门难寻历史痕迹这一观点出发,以此来引起同学们对于钓鱼城历史文化以及文物保护的思考。
为什么修建钓鱼城呢?位光辉院长对此做出回答:“1234年七月南宋‘端平入洛’之役,宋军北上惨败。次年春,蒙古以南宋脊蒙为借口,分三路攻宋。四川作为南宋的战略后方和最重要的财赋来源地之一,宋蒙战争爆发致使蒙古军对四川发动抢掠式进攻,四川岌岌可危。于是,1242年,南宋任命余玠入蜀主政,拱卫蜀地。”
为什么这样选址呢?位光辉院长对此做出解释:“首先是地理位置,位于三江交汇之处,是蒙古军攻占南方的必经之地;其次便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确定选址后此地逐渐涌现各式民间传说,钓鱼城的名字也渐渐确定。”
随后位光辉院长向同学们讲解钓鱼城修建的城墙设置,生活保障设施。并通过幻灯片形象的展示钓鱼城的双层防线,较场口,水军码头,石照县衙,飞檐洞等,还展示了从长期抗战需求出发,采取江防与山城结合,内城与外城联守的钓鱼城布局。
钓鱼城从修建到陷落如此长的时间里,凭借的不仅仅是天时地利,位光辉院长又为同学们讲解钓鱼城在首府陷落后仍孤军奋战到底最重要的原因——人和。王坚、张钰等将领作战英勇,指挥得当,钓鱼城军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这种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集体主义奋斗正是钓鱼城精神。
位光辉院长引用陈毅元帅在登上钓鱼城时写下的“钓鱼城何处?遥望一高原。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凌然。”来表达了对钓鱼城精神的赞颂。将士们的英勇无畏,百姓们的奋勇抗战展现出的巴渝文化魅力更是让同学们对钓鱼城精神所包含的巴渝文化产生更深的感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至此,三江论坛系列活动之学术讲座第七期活动圆满结束。在位光辉院长的精彩讲解中让同学们深入地了解了钓鱼城历史文化,对钓鱼城之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钓鱼城精神有了更高的感悟。
图文:杨玟、刘悦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巴渝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钓鱼城研究会联合供稿)
上一条:【38期 | 全生异科导师】多途径、多形式、共成长——异科导师陈明燕组系列活动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研读教材 常备不懈—记ESP教研室教材研读之《IT行业职场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