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寒假至3月份以来,智能工程学院全生异科导师积极地开展了丰富的线上和线下活动。共计开展活动53次,覆盖学生1414人次,线上活动33次,线下活动20次,线上线下交流谈心多次。
紧跟实时热点,让异科导师工作更贴心
在妇女节期间,杨涛老师带上班级女生打卡学校组织的关爱女性活动,调动班级男同学给自己的母亲送上祝福,在疫情期间,班上的同学愿意和杨涛老师主动分享他们每天的趣事,也能积极主动的寻求帮助,和杨涛老师互相监督打卡,同时也在群里和大家实时分享疫情动态和学校活动,让学生们在学校过的更加充实,减轻学生们的心理压力。
伍早金老师在寒假期间同34名学生建立了线上联系机制,共开展线上活动3场,时刻掌握学生所在地疫情防控动态,提醒学生及其家人做好防护,并为学生搜集和整理了重庆本地就业、实习信息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类别),鼓励学生提早做准备,号召学生参与书院举办的新春年夜饭、新春全家福线上打卡活动,共享节日喜悦。开学返校后因考虑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在线上开展相关活动2场,同学生共同交流了寒假生活趣事,开展线上沙龙分享,同时梳理了重庆本地就业、实习信息关注平台(网站类别),教授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倡导学生多实践。
紧贴育人模式,让异科导师工作更专业
我校始终坚持完满教育x通识教育x商科教育x专业教育+专业在学院,生活在书院的“四位一体双院制”的特色育人模式,智能工程学院异科导师工作的开展也始终以育人模式为轴心。3月,智工异科导师从志愿服务、学科竞赛、竞技体育、艺术修养与实践等板块切入,举办了多场形式多样的异科导师活动。
马烨军老师组织她的异科小班开展了射艺和投壶体验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在体验中国古艺射箭运动中增强体质,丰富课余生活,更加了解传统体育的风采和魅力同时增进同学们的规则意识和运动安全意识。
曲美玉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加由蓝天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专项支队举办的急救培训,师生共同学习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共同学习、交流、陪伴中进一步拉近师生距离。
管悦老师开展大学生数学类竞赛解读,激发同学们对数学逐渐产生兴趣,通过腾讯会议,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的相关赛事信息和流程,以及学校所开设的相关的任选课,并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孙哲老师策划组织学生们集体观看学校2022年“阳光杯”排球比赛,并且向学生们介绍了学校阳光杯系列赛事的历史变迁,使学生对于学校的竞技体育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进行了简单的排球体验活动,讲解并传授排球的练习方法,进行了比赛规则和技战术讲解,普及了排球基础知识。
机器人工程1班张宇龙同学表示,和异科导师一起打篮球、聊天,导师带着我们开展团建活动,相互了解与认识,班级的同学之间相互说话的多了,有的慢慢的也开起了玩笑,氛围非常好,“随着后来逐渐的了解,导师对我们学业的指导、生活的关心、职业生涯的规划、无微不至的关怀、疫情期间温馨的提醒,这种感觉真的很不错。”
统稿:程靖媛
(智能工程学院全生异科导师工作小组)
上一条:【双体系】双星闪耀清华,触摸无人驾驶新未来——双体学员北漂系列二十四
下一条:【通识教育】中国新商科大学集团通识教育简报(总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