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博物馆是保存人类创造力与历史记忆的宝库”。为了让同学们对地方民俗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帮助他们建立主动探索知识、学习民俗文化传承的精神取向,3月9日下午13:00时,异科导师李凤勤老师带领异科小组成员来到合阳城街道利川村开展“寻迹合川—参观三江民俗博物馆”系列活动,并荣幸邀请了合川三江民俗博物馆馆长冯开志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交流合川民俗文化。
探艺术秘境,游三江之谜
三江民俗博物馆室内展馆面积约为500平方米,位于合川景香山庄内,由喜好收藏、在奇石艺术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冯开志先生自筹资金建立。冯馆长现收藏观赏石奇石藏品近三吨,精品奇石近百枚。三江民俗博物馆是一所名副其实的优质民俗博物馆,馆内一共有六个展区,婚嫁、字画、奇石等,涵盖了合川生活民俗的方方面面,为合川人民提供了亲近民俗及自然的好地方,同时也助力校企合作,大力推动了校园民俗主题教育。
入景香山庄,感文化变迁
走进景香山庄,在冯馆长的讲解峡,同学们留恋于合川的老物件中,惊叹于蔡国云先生的“老虎”国画,被唐经言先生赠画背后的动人故事所钦佩。其中,在乌木展区,冯馆长打开手电筒,同学们凑近些看,金丝楠阴沉木仿佛在流动,这种深埋地下数千年而造化神奇的木宝具有独特的水浸纹理和金丝,正如民间流传“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让同学们更为震撼的乃馆藏镇馆之石——钟乳石花,大家认真听取着冯馆长对这方特殊石头的详细讲解,不由得感叹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博物馆共有六个展区,每个展区各具特色,不仅体现了三江地域特色,还展现了三江民俗文化与农耕文化。
感民俗文化,思传承发展
此外,景香别院似乎也藏了好些秘密,紧致的小院落、古色古香的建筑、奇石与木雕等,同学们迫不及待想去探探究竟。他们围坐一团,感受乌木打造而成的流水茶桌,冯馆长是一个茶文化爱好者,邀请大家品茶的同时滔滔不绝聊起茶文化,在馥郁典雅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相比于快节奏都市生活,很难不让人心之向往。
此次三江民俗博物馆寻迹之旅,同学们在这个春日心情洋溢、收获颇丰。凝视着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同学们仿佛与它们经历了一场心灵交谈,倾听它们所承载的辉煌历史,感受万载变迁,与历史百态对话,它们穿越时间的厚重,如同书籍一般一页页翻阅,却又比书本更鲜活生动。
李老师带着我们一行前往三江民俗博物馆进行参观,让我们感受文化魅力,聆听历史回声。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历史文物并不只是时间的沉淀、岁月的陈酿,不只是一个静止的存在,更传承着文化血脉,与我们的生活和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一行之中,我们丰富知识,领略风景,感悟生活,谱写纯真。
——王祎欣
我觉得这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让我的灵魂得到了深化,并且陶冶了情操。我对展馆里的石头特别感兴趣,我起初以为是后人在石头上作画,后来才了解到,上面的画都是自然形成的。那一刻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创造万物的超能力同时感叹着大自然送给中华文明这份贵重的礼物。
——邓安琪
此次和李老师还有同学们一起去三江博物馆,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旅行的乐趣,更重要我们学习到了更多关于历史和合川的知识,第一次参观这种博物馆,也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关于历史和大自然强大的震撼力。走出校园,你会发现更多惊喜和美好。
——何婷婷
撰稿:董一霖
摄图:施杨
(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供稿)
上一条:【纪检监察】清廉中国·寻访家风丨丰子恺与杨柳
下一条:【299期 | 全生异科导师】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异科导师蒋秀青开展3月女神节特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