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
9月以来,由农耕协会牵头,在各院系农场劳动工作队的全力配合下,结合时令节气,共计安排各院系农场劳动实践15次,近315人次到农场参加不同形式的亲身劳动实践。淬炼商学院院系3次,70人次;中德应用技术学校1次,52人次;管理工程系1次,35人次;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1次,25人次;大数据与软件学院1次,28人次;外国语言文学系1次,27人次;智能工程学院1次,23人次;艺术传媒学院2次,55人次 。以下是本月部分院系的劳动掠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们的亲身经历吧!
“通信别苑”,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白露在仲秋,早晚凉悠悠”,刚开学没多久,我们迎来了久违的凉爽。告别了炎热的高温,虽然很享受这般舒适,但是经过一个假期,学校小草们已经长成绿油油的一片。各种野草呈现出疯长的趋势使得农作物让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我们在其中杂草中寸步难移!所以通信学院的农耕小分队们纷纷行动起来,为营造最美太阳澳门集团网站校园献出自己的努力。
经过简单的任务讲解和工具分配后,在“通信别苑”四个区域进行劳作。面对这一大片的野草,开始大家心中虽有些忌惮,但脸上仍流露出自信,“这有什么好困难的,不就是一片野草么!”我们拿上锄头,镰刀等工具,兴致满满地投身到除草事业中,在茂密的草丛之间大家手起刀落,与那顽强的藤蔓和根茎抗争。
午兴理荒秽,带乐荷锄归——记智能工程学院农耕活动
此时正当午时,但炎炎夏日却挡不住同学们骄阳似火的热情,男生们一个个手拿锄头,在荒草丛生的土地里种下蕴藏生命的种子,期许新生命的长成,同时也在等待生命的奇迹。而女生们则霸气侧漏,也挥动着锄头,不停地铲除着一株株荆棘般的杂草。
农耕是辛苦的,但是大家却从未埋怨,而是在辛勤的劳作中回味着无穷的甘甜。农耕结束后,大家欢快地进行了合影留念。流淌的汗水不仅让同学们懂得了劳作的艰辛,也收获了满满的喜悦。此时同学们看到劳动成果,早已忘记了身上的泥土,忘记了全身蔓延的疲倦,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开心而又满足的笑容。寻一抔尘土,还一世情缘,味农耕滋味,愿人生也如此,时光正好。
农耕九月,放松心灵 ——记2018---2019学年管理工程学院第一次农耕活动
经过秋雨的洗礼,雨水湿润了土地,雨水加杂着泥土的飘香扑面而来。 泥泞的土地对于平时爱干净的同学们仿佛是一种阻碍。“大家开始今天的农耕吧”随着农耕负责人的一声令下,同学们却毫不犹豫的开始了农耕。农耕活动在细雨中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拔起的是杂草留下的是对新作物的期望,新翻起的砖红色土壤即将孕育的新作物承载着同学们对未来的期望。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农耕任务提前完成了,虽然没有烈日,没有暴雨,但辛苦的作仍使同学们汗水浸透衣衫。尽管被蚊虫叮咬,尽管枝条划破手臂,同学们劳作的热情依然如初。农耕完成后,大家清理完农具上的泥土,在一片欢声笑语声中离开了远景农场。
相聚农耕,改变自我--记淬炼商学院农耕活动第2期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亲近和感受大自然,也亲身的体验劳作的不易与艰辛,感受劳动后所带来的喜悦。今天在淬炼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实践部部长的带领下,淬炼商学院的志愿者再次踏进了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农场,进行进入大学后的第二次农耕活动。
劳动最光荣,劳动的果实最甜。此次活动,志愿者们认真干农活,积极参与其中;虽然杂草很多很杂,但大家依旧发扬着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作风。即使是汗水打湿了额头和衣服,即使是手上和身上沾满了泥和杂草,脚上沾满了泥土,即使志愿者们或多或少受了点伤,但这并没有磨灭他们的热情,反而干劲十足。你会发现,大家在这一刻,褪去了平时需要依赖的娇贵感,多了些任劳任怨的责任感。
“传承农耕文化,共建美好校园”——记2018秋外语系第一次农耕活动
9月20日中午,我们在农耕协会的带领下开始了新学期第一次农耕活动。在活动前,大家合理的分配了农具,随后来到自留地,开始各自分工合作,十分有秩序,无论男生,女生都发挥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雨后的土地湿湿软软的,十分不好行走,但我们志愿者们没有顾念脚上的泥泞,身上的泥土,乱飞作怪的蚊虫,尽管她们纯白的鞋子变得泥泞不堪,干净的衣服变得脏乱,白皙的手臂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蚊虫叮咬的包,她们也没有多少的话语,只是一直在行动。
每一次农耕就好像是一位母亲在给刚刚归家的孩子清理脏乱的衣物身体一样,辛苦却又满怀幸福,期待看见自己迎着阳光,向阳而生的孩子。所以,哪怕再苦也没有谁说过累,看着原本杂草丛生的土地,又变得一片“光秃秃”的,收获的成果是对同学们最大的回报。别看着松土,除草很简单,其实实际上做起来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用锄头捞上捞下的过程是一个很简单但费力的过程,下捞还得使很大的劲,才会确保松土的准确深度。而杂草便是扎根很深,有时还得用手很使劲的出,没有那一项是轻松的。
农耕,使同学们更加接近大自然,更接近农场生活,能够更明白农作生活的辛苦,也同样使同学们远离了科技繁杂的生活,拉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农耕并不只是一种文化,而关键的是其中的文化承载性和文化传承性,通过农耕将前人更多的文化与精神传承给后人子弟,激励后辈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农耕,让同学们明白劳作之辛,也能够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传承不息,精神永存。向辛勤的劳动者们致上崇高的敬意!
(团委转稿)
上一条:【志愿服务】我校志愿者参加合川区“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活动
下一条:【志愿服务】《益起温暖》第38期彩色跑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