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活在别人的嘴里,不活在别人的眼里,只要紧紧的将自己的命运攥在手中,便足矣。
有这样一个人,在校期间曾任创意写作团团长,乔布菁英社市场部部长,积极参与完满教育活动,获法律知识竞赛全国三等奖,在中华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中分别获得合川区二等奖,三等奖,在演讲比赛中获校一等奖,同时还获得“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支教教师”、“优秀学生记者”等荣誉称号。
这位获奖无数、德才兼备的能力者就是2015级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的李浪。
【回忆童年】
大学时在项目组跟大家写作时聊起我的童年,很多同学说我像是七八十年代的人。我经历过一年四季吃不上几顿肉,几乎顿顿吃酸菜的日子,也经历过上学要走3个多小时山路的日子,甚至从4岁开始,一个人要负责全部家务,因为父母爷爷奶奶有干不完的农活。
有人问我,苦吗?其实在那个时候,身边的小孩大都差不多,所以没有对比,反而也不觉得苦。童年的经历让我比身边很多人多了一分自立和责任心。
【含苞待放】
我的小学曾是大山脚下风雨飘摇的一幢教学楼。因为地理环境偏僻和教育条件艰苦,教师便只是学校周边的一些有文化的老人。而他们早已超出退休年龄,却仍然坚守在教育岗位中。很幸运,在我入学那年,乡政府下派一批年轻教师,她待我们极好,课堂严厉但不失亲和。但现实终究是残酷的,我们二年级那年,她走了,走得悄无声息。许久之后,才从另外一些老师口中得知她在城区找了一个新工作。在那之后的日子里,做一名乡村教师的想法便开始在心里悄无声息萌芽。
【蓓蕾初开】
上学期间,虽然我奔波于团委广播站、勤工助学中心、创意写作团等部门,也参与到各式各样的活动中,却未停下过学习的步伐。在此期间,我学习写作技巧,保持阅读习惯。同时通过参与的各种活动来寻找自己的薄弱点,努力提升自己。随后我开始有意锻炼自己的口才。多次的演讲比赛经验,使我终于能够在台上侃侃而谈,不再紧张得不知所措。
【回归大山】
大二的暑假,我自愿去贵州山区支教,体验到了更艰难的的生活条件:挑水劈柴,生火做饭,备课教学,没有电脑,没有空调,甚至手机信号都很差。我了解到很多孩子可能小学还未毕业就面临辍学养家的境遇,于是我又开始踏上寻找爱心人士之路,这一路的困难我不言而喻,但结果是美好的。我更加坚信:这就是我以后想要回归的大山。
【达人分享风采】
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学长计划之通信发现第四十八期“心灵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将完满达人的分享与学长计划相结合,通过采访的形式将完满达人李浪在完满之路上的事迹和精神一一发掘出来,并以跟踪采访稿的形式广泛宣传散播,告诉同学们要勇敢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学会自强自立,自己解决问题。
(团委供稿)
上一条:071期|书院印象:花果健康课:年轻人,你的身体达标了吗?
下一条:【品牌营销】巧舌如簧诉我意 思辨助我更成才—记远景学院第六届“思辩杯”辩论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