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周末早晨的阳光撩得每一个赖在床上不起的人心痒痒,在初步感受美国高校学习后,伯克利小分队的第一个周末一定要走出校园,不负大好时光!
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公里的一条狭长地带,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此地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的一片海洋,为山海所环绕,这里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谷,只是在人们想像中是一个“谷”,一个高科技之谷。从宿舍到硅谷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负责规划此次行程的同学提前在网上预约了十小时的服务时长。
早上九点我们和一对华人夫妇碰面,他们已经在加州生活了数年,在今天的一日旅之中,他们不仅担当司机的角色,还会给我们讲解沿途的景点。
硅谷的第一站是特斯拉公司。作为一个第二款汽车产品为纯电动汽车,收购美国太阳能发电系统供应商Solar City的公司,特斯拉一直为公司的愿景即加速全球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而努力。在特斯拉的service center ,不仅有最新款的Model S 可供参观,还有尚未发布的新产品介绍,如Powerwall可以利用太阳能转换后提供整栋房屋的所有电力,余电还可以卖给国家。
如果说特斯拉是新能源的领跑者,那么接下来交流团去到的英特尔和苹果就是科技的典范。参观了英特尔公司的历代产品,了解整个公司数五十年的发展历史。对于热议的5G技术,展厅用三个小球以不同的速度滚过长长的弯道展示里5G未来将实现的高速传输。展厅内还有与游客互动的设备,可以拍下一段小视频直接发送到自己的手机。“Don’t be encumbered by history. Go off and do something wonderful.”这是从大门进去走完展厅最后写在墙上的一句话,是曾经的英特尔人的肺腑之言,也是英特尔公司向世界传达的信念。不要被过去所困,去做更美好的事。“记住英特尔公司的大门,也许十年后你就是持公司门禁卡的正式员工。”这是来自带队老师远景学院皮院长对同学们铿锵有力的鼓励,也是学校给予学生的殷切期望。
而在苹果的展示厅中,可以使用iPad与VR技术相结合观看苹果总部大后的构造和能源转换。一旦连接上,工作和生活区的光照图、气流图会随着天气的变化产生波动;我们能掀开房顶,看到苹果总部“飞碟”下面的工作场景,平面和3D效果的强烈对比,科技感十足,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上午的行程体现的是现代与科技,下午则是科技与探索的融合。下午,我们来到了NASA的游客展示厅,里面不仅有曾经使用过的舱体,还有从火星上带回的石头。模拟地球运转的逼真模型更是让每一个游客都驻足仔细观看。这个星球上经历了百万年进化的生物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从争论地球的形状开始,到好奇宇宙的起源,探求生命和时间的尽头。探索不止于地球,在几十年前就踏足月球,这不仅仅需要智慧,还需要无穷的好奇心跟勇气。
中午我们在著名的IN-N-OUT用餐,八九美元的价格就可以买下可乐、汉堡和薯条。汉堡里有肉饼、芝士、番茄、生菜、沙拉酱,比起国内的更加丰富和美味。
下午我们马不停蹄地前往斯坦福。当开车沿着大学路穿过繁忙的小镇帕罗阿托,过了分割校区和热闹商业区的大道后,看到马路两边高耸的棕榈树成行,静静的校园掩盖在红松树林里。开到路的尽头,视野突然开阔起来,前面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草地,修整完好的草地中间,一丛丛五颜六色的鲜花把椭圆中心地带突出起来。过了椭圆形草地,前面一巨大平铺的建筑,西班牙式的四方院,就是斯坦福大学的主校区。
从罗丹的雕塑群走过,进入西班牙院内庭,面对的就是被誉为“斯坦福大学建筑皇冠上的明珠”的斯坦福纪念教堂。教堂是斯坦福夫人为纪念与她共同创办斯坦福大学的丈夫而建。这里不仅是做礼拜、唱颂歌的地方,也是师生活动的大礼堂和举办重要典礼的场所,学校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通常在这里举行。我们走进拱廊相接的走廊,土黄色的墙体轻易显出历史的痕迹。
1824年,老斯坦福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农场主家庭,1861年担任加州州长;1863年他和夫人珍妮建立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1876年,老斯坦福在加州购买了263公顷土地,后来又扩大到3237公顷,成为日后斯坦福大学校园的用地。1884年,他的爱子小斯坦福随父母在欧洲旅行时,感染了伤寒不幸病逝。悲痛的斯坦福夫妇返回美国后,决定将2000万美元的积蓄和他在帕罗奥多的3561公顷的土地用来创建一所大学。
1891年10月1日,斯坦福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当时纽约的报纸曾预言没有人会到蛮荒之地的西部上这所大学:“教授们将在大理石教室里,面对空板凳讲课,”但大学揭幕之日,意想不到的车水马龙,第一届男女学生共559人,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加州以外。
1893年老斯坦福在睡梦中去世,祸不单行,他的财产也被冻结。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斯坦福夫人没有打算停办学校,她竭尽全力维持学校的运转,直到六年后资金冻结彻底解除。斯坦福夫人卖掉她的铁路股票,将1100万美元转给大学董事会,斯坦福大学的危机终于过去。乔丹校长说:“这所大学的生死命运,千钧一发全系于一个善良夫人的爱。”
斯坦福真正的腾飞,是七十年代之后的事,这还得归功于一九五九年工程学院院长特曼提出了一个构想——这便是斯坦福大学的转折点:将一千英亩以极低廉、只具象征性的地租,长期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再由他们与学校合作,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斯坦福成为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得益于拿出土地换来的巨大收获的这个建议,斯坦福使自己置身于美国的前沿。工业园区内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开张,不久就超出斯坦福能提供的土地范围,向外发展扩张,形成美国加州科技尖端、人才高地的硅谷。斯坦福大学被科技集团与企业重重包围,与高科技、与商界更与实用主义和开拓精神这些典型的“美国精神建立密切的联系。随着美国西海岸“高科技带的兴起,各个电脑公司,包括“世纪宠儿”微软公司纷纷在这一线安营扎寨,斯坦福大学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从此斯坦福大学就成为了硅谷的核心,是全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这句德语翻译成英文为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中文译为:自由之风劲吹。作为斯坦福的校训,含义就是鼓励和保证学校师生能自由无阻地从事教学和相关的学科研究。现在打开斯坦福大学的官网,选择About,映入眼帘的就是便是About Stanford: A place for learning, discovery, innovation, expression and discourse.
1974年,斯坦福大学通过了《学术自由声明》,在前言中明确了学术自由原则:“斯坦福大学的教学、学习、研究和学术这些中心职责的实施取决于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探究、思想、表达、出版及和平集会的自由得到充分的保护;最广泛的观点的表达受到鼓励,不受常规及内外势力的压制。此外,教师在受聘斯坦福大学之后,他所享有的受美国宪法保障的权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影响。”
如今,斯坦福正在全力迈向它的2025计划。该计划创新性地废除了入学年龄的限制,17岁前的天才少年、进入职场的中年以及退休后的老人都可以入学。这是区别于传统闭环大学(18~22岁学生入学,并在四年内完成本科学业)的最主要一点。另外一个鲜明的特色是延长了学习时间,由以往连续的四年延长到一生中任意加起来的六年,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因此,开环大学形成了独特的混合学生校园,打破了年龄结构。学生之间更容易建立起合作、强劲与持久的社会网络。同时,这种开环也意味着斯坦福大学的入学申请将更具有竞争压力。
离开教堂,继续漫无目的地四处走,竟然遇见了一对在午后阳光下,静谧树林中野餐完的一对中国老教授。在底蕴深厚的校园里互相扶持度过一生,不枉一辈子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值得纪念的。当听到一句“我们是中国人,现在吃完饭准备回家了”,相信作为这美好的见证者,团里每个人的心中都会荡漾着一丝对祖国优秀人才的敬仰与身为华夏儿女的骄傲。
“不要在伯克利人面前提起斯坦福。”这是课上老师听说学生去参观了斯坦福大学时半开玩笑说的话。两所大学的竞争程度可见一斑,但或许对这个世界而言这种关系让人喜闻乐见。在这种良性竞争下,他们的每一个研究或发明都要可能改变世界。
对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子而言,这样的经历也是弥足珍贵的。日后回到学校,想到大洋彼岸那头优秀的高校和学生,也会让我们不敢懈怠吧。山高水长,我们一定要在更美好的未来相聚!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供稿)
上一条:【社团活动】蓄积能量,崭新出发——记2018-2019学生社团联合会社团工作部署大会
下一条:131期|书院印象:缘起花初·梦起花来——爱莲鉴赏家系列之花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