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春草绿,又见纸鸢满院飞”。风筝,作为春天的使者,将初春的活力散播于每一片草地。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给大家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激发大家对科学知识和生活的热爱。3月26日,风筝协会携手外语系04111703团支部联合举办“踏春—将梦想放飞”活动,将其作为社团课堂外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旨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满足学生的多元文化需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也希望同学们在课业之余也能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用心感受春的盎然。
(社员们正在为风筝上色)
(社员们一起前往赵家渡水生态公园)
每一个愿望都值得被记录。所以在踏青之前,我们决定制作属于自己的风筝,用其将愿望记录,放飞于空。你看!有的人拿画板,有的人拿颜料,有的人拿着白风筝,两队同学也没有初见的尴尬,一个个忙的不乐意乎。不一会各队的风筝便出具规模。蓝天白云、各色的彩虹,还有可爱的小猪佩奇,每一个新奇的点子都被同学们铺之于纯白的画布之上,最后小伙伴们还将自己的名字与愿望用马克笔记录在风筝上,一笔一划是我们的劳动结晶,更是初春梦的开始。
(悠然宜人的户外放风筝环境)
(社员们纷纷放飞手中的风筝)
重庆的三月已是暖意融融,阳光的照耀也格外舒服。于是结束绘画后,我们决定采用徒步的方式向此次的目的地“赵家渡水生态公园”前进,虽然这次活动的女生居多,但赶着春的脚步,一路上唱着歌、聊着天,半小时的路途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很快度过,转眼间我们已经到达公园,你看!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打开风筝,接上细线,卖力的在草坪奔跑,天空作美,小伙伴们的风筝在努力之下也纷纷飞上了蓝天。风和日丽间,奔跑的伙伴,以及飞翔的愿望风筝共同构成了这个春日里最靓丽的风景线。看着同学们的笑脸,我也默默的许下心愿:“愿这个春日,我们的青春常驻于此。”
(社员们纷纷拍照留念)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造纸业的出现使得风筝改由纸糊,成为人们娱乐的玩具。目前我国最著名的风筝产地在山东潍坊,经常承办国际风筝节、风筝锦标赛。
(参与社员们合影纪念)
风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项既具有健身作用又富有美好寓意同时很有趣的一项运动,此次风筝放飞活动不仅展现了我校基层团支部、学生社团的团队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太阳澳门集团网站校园里得到了良好的传扬,丰富了校园社团文化生活。风筝协会也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通过与心理协会、华韵汉服协会等社团和基层班团组织一起,设计和创造更多适合大家走向自然、放飞心情、舒缓压力的重点社团活动,带领大家一起适当运动,放飞梦想。
(摄影:欧阳琪 撰稿:陈晓川 杨冉冉)
(团委供稿)
上一条:【社团活动】莓满汁浓缀枝头,喷水灌溉节水源—花卉协会草莓种植与节水灌溉行动
下一条:【志愿服务】“聆听初心,静待花开”——记外语系蒲公英课堂第163、1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