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暑期留学总结-连载八】哥伦比亚大学的前世今生——陶相龙

2018-10-26

迷人的常春藤

当人们谈到常春藤的时候,给人的第一反应的可能不是绿油油的藤蔓,而是以它命名的美国高校联盟。常年以来,有一些优秀的中国学生远渡太平洋,赴美国完成自己的留学梦想,而常春藤名下的高校成为了大多数学生的首要选择。

常春藤全称为常春藤联盟、常春藤盟校,原来指的是由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八所大学组成的体育赛事联盟,而现在常春藤盟校的重点教育范围早已不仅仅包括体育了。它们全部是美国一流名校、也是美国产生最多罗德奖学金得主的高校联盟。这八所院校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及康奈尔大学。每所院校除了历史悠久的特点外,还是全世界接受捐款最多的、吸引最优秀的学生与师资的院校,因此它们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众多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母校。

哥大之我所见

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五所大学之一,也是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大学之一。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还走出5位美国开国元勋,奥巴马、罗斯福等四位美国总统,和34位各国元首、首脑,10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哥伦比亚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新闻学院、工程学院等,哥大新闻学院颁发的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1767年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了第一个医学博士学位,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是北美第一个实现原子核裂变-曼哈顿计划的诞生地。

哥伦比亚大学的修建经历的曲折而漫长的过程。1754年成立了一所国王学院,首任校长为神学博士萨缪尔·约翰逊,这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前身。1776年爆发的美国独立战争是一个灾难性的事件,学校被革命者占领以后,学校的王室支持者被迫离开了国王学院。直到1784年5月1日设立了一个校董事会以监督国王学院的重建。在此之前被称为国王学院的学院改名为为哥伦比亚学院,萨缪尔·约翰逊之子威廉·萨缪尔·约翰逊被一致推选为哥伦比亚学院的校长。后来,到了1896年,学校董事们正式决定使用“哥伦比亚大学”作为这所学校的新名字。同时,校长塞斯·洛再一次搬迁了校园,哥伦比亚大学快速成为了美国重要的研究机构,为后来的大学设立了“综合性大学”的典范。

哥伦比亚大学校园)

众所周知,一个学校的校训是一个学校灵魂的象征,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一个好的校训能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从此探寻出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校训在于勉励师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即使是毕业多年的学生也会将自己母校的校训铭记于心。古今中外世界著名大学都各自拥有其独特的校训,鲜明的体现出他们不一样的办学理念和治学特点。而由此形成的校训文化则成为大学教育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训为“In the light shall we see light.”可汉译为“借汝之光,得见光明”或“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典出《旧约·诗篇》:“Quoniam apud te fons vitae in lumine tuo videbimus lumen”(拉丁文)。英译为:“For with there is the fountain of life; and in thy light we shall see light.”中文为:因你就是那生命之源;借着你的光,我们得见光明。校训具有浓烈的宗教气息,但它并不妨碍人们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的决心和勇气。

从哥伦比亚大学大学的校训中,可以看出哥伦比亚大学希望培育出的的学子不断追求光明和真理,走向光明的过程,就是进步的过程。不管是在远古时代,还是近代,人们对光明都充满着渴望。在黑夜中,人们总是期盼着黎明的到来,在混沌时期,人们钻木取火,从微弱的火光中看到光明。正是这种对光明的向往,才促使后来的人们发明了煤油灯,电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见,在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有着追求光明的信念,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信念,才不断推动人们寻找光明,光明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是每个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看书学习)

哥伦比亚大学有着许多著名的建筑,如哥伦比亚大学标志性建筑物——学者之狮,莱文森广场的曼哈顿之眼,图书馆。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图书馆。到达哥伦比亚大学的第一天,我就想着首先去参观一下名校的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系统以巴特勒图书馆为首,共设有23座分馆,每个分馆都各具特色。于是,我就走进了巴特勒图书馆,进门的那一刻,我仿佛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能让人在这里待着舍不得离去,我被浩瀚的藏书震撼到了,总藏书量达870万册,无论是世界瞩目的文学名著,还是专业性的书籍,在这里应有尽有,你想要的几乎都能找到。许多哥大学子在这里可以专心致志的博览群书,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这里安静得让人不忍心去打破它的宁静,即便是发出一点点小声音,我也会感觉影响了他人。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只有轻轻的翻书声和空气里弥漫着的淡淡的书香,来到这里,总会有所收获,徜徉在群书之中,沉浸在图书馆的静谧之中,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这就是我快乐的源泉。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不忍话离别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院给了我这次机会到这八所学校中的哥伦比亚大学游学交流,我感到非常幸运。利用闲暇的暑假时光到世界最具有声望的高等学府,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一起进行为期四周的英语语言课程学习,体验哥伦比亚大学优质的教学环境,全方位提高了英语水平,在提高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美国文化和美国教育的内涵。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哥伦比亚大学浓厚的学习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中美文化的差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亲身接受了一个月的美式教育,我对中美两个国家对人完全不同的教育和培养的方式感触颇深。在中国的课堂上,更加强调一堂课任务、上课的纪律性,教师教学的庄重。在课堂上,老师是学生的领导者,具有绝对的权威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完全顺从于老师的教导,不提出任何质疑,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高度集中注意力听讲。老师天花乱坠地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并且抄写大量的笔记。学生在学习中不喜欢请教他人,老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上不提倡和他人探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在美国,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上课如同开研讨会,学生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学生分组活动,发言积极,课堂上常常因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课堂上不断有提问与回答,学生可以随时接住同伴的话题继续进行,老师观察指导,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提出质疑,发表意见。除在课内学习外,强调学生在课外的合作学习。提倡团队协作,强调小组和团队、集体的力量和作用,注意培养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提倡在协作中提高自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倡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老师讲课也很随意,讲到兴致处,竟坐到讲台上去。

教育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不同的教育方式反映的是不同的文化内涵,中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各有其优点,我们要理性的看待。中国人受几千年传统教育的影响,为人谦恭,师道尊严的个性特点充分反映在课堂教学中。美国人十分强调民主自由,看重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这同样也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文化的不同,也就成为中美课堂教学差异的原因之一。

时光荏苒,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短短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转瞬间就到了和哥大说再见的时候,心中不由得有些不舍。坐上回国的飞机,回想起这一个月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点点滴滴,和班级的小伙伴上课时的讨论,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子的纽约一日游和波士顿两日游,团队合作完成presentation,行走在纽约的街头,看着才华横溢的美国人展示他们的技能,写作业写到深夜等等这些场景还如同发生在昨天,好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片段在我脑中回放,我怀念着这每一分每一秒。这一个月的美国生活将根植于我的心中,不管在美国遇到的人,还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做过的事情,都让我永生难忘,在我心中这些都是我非常珍贵的回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尽管有太多的不舍,还有太多的遗憾,但还是得保持最好的状态回国,学成归来后,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一次游学意义重大,收获丰富,再次感谢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院给我的这次机会,我感恩我收获到的一切。不管是纽约,还是哥大,都期待与你下一次相遇。

(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团合影留念)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