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宛若流沙,转眼间,便是岁末。2017年,是成长的一年,亦是收获的一年。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在2017年收获颇多,在辞旧迎新之际,梳理并总结,座谈促发展。2017年12月20日,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在艺术楼303室召开了教研座谈会。本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李轶天主持,全体广播电视编导教师参加。
会议上,李轶天老师对2017年以来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包括教学、科研、实习实训、以课程为中心的学科竞赛等方面。临近期末,在教学方面不能放松,一定要严格要求自我,确保教学规范化,涉及到期末考试试卷出题注意把握难易度,试卷要规范化,采取流水线阅卷、试卷及相关资料互查、试卷检查落实到人,确保期末相关教学材料严谨无误。
担任毕业生论文(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师们要及时反馈相关指导情况,对学生进行高要求,特别是毕业作品拍摄方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门综合型艺术专业,在实践方面一直强调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毕业作品既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总结,也是他们在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的敲门砖,要严格要求,贴近市场和一线,以面向就业为指导方向。
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将教师分为理论组、实践组、机动组,涉及到电影、电视、文学、摄影、摄像、剪辑、后期等相关内容,是一门综合学科。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基础上,应积极与时俱进,不断充电,不断进步。在专业和软件革新方面要紧随专业发展,实时更新,确保在课堂上所授知识能够给予学生最前沿和面向就业。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集体力量,教研室在推动产学研发展时,将实习实训落实到人。目前由教师谢思、张梅担任实习实训教师代表,负责短视频、微电影方面的实习实训,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增加就业机会。
会议上,马理教授为大家传授了关于学科科研的经验与建议,特别是学术期刊论文的写作、审稿、发表等方面,为年轻教师在科研方面指明了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广大教师就专业发展方面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包括班导师制度下的学风建设、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和范畴、微课及教学手段手法创新、实践教学的侧重点和学生培养方向等。教师胡巾煌说:“传播学作为一门理论课,相对抽象和难理解,通过和马理老师的沟通,觉得老教授的授课经验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比如课堂的氛围、授课方法、师生互动,如何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基础上快乐学习至关重要。”教师李丹妮说:“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感觉收获很多,有来自老教师的指导,也有来自学生的互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继续努力,争取把实践课程上的更加趣味性,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性。”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
上一条:【教学活动】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创意图形平面设计大赛
下一条:【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学思践悟十九大,反思自我砥砺行 ——记管理工程系12月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