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通识教学的实效性,通识教学部的老师们不断的探索和学习,在借鉴其他高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大胆试用“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2017年11月8日,开展了第一次助教培训会,老师们就小班讨论课的组织开展等方面对小助教进行培训。
(教师与小助教的首次合影)
培训会后,综合教研室的王妍老师决定首次开展小班讨论课,初定讨论内容为“人际关系”。为了准备好首次小班讨论课,从11月8日至29日,小助教和老师们进行多轮方案筛选与讨论,最终确定以2015级学生宋小峰的双向讨论方案为主,结合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本次讨论课。
12月1日,2017级淬炼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一、二班同学分别于远景学院多功能3、4教室进行小班讨论课。讨论课分两个部分,一是人际交往的角色扮演,这一环节给予同学们充分表达自己的空间,同时学生体会到换位思考,理解他人;二是小组讨论交流,这一环节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上课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同学们打破传统接受教育方式的同时,助教们也收获了不一样的课堂感受。
(学生的角色扮演)
同学们在积极融洽的氛围中讨论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的切身体会及解决方法,如寝室矛盾、同学关系、爱情关系等。需要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尊重等方法去解决,重点讨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如何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由助教们进行经验分享与总结。
(小助教经验分享)
首次由小助教组织开展的小班讨论课在意犹未尽的交流讨论中结束。课后,学生记者分别对市营一二班的同学进行了采访。市营一班王同学说:“课堂模式很新颖,情景剧表演不仅让我们上课的氛围变得轻松,而且还能做到换位思考。整节课基本没有玩手机的同学,这是平时很难做的一点。”市营二班陈同学说:“感觉能够更好的吸收知识,让我们在自己的讨论下得到一些东西,比传统的上课方式要更有效,而且同学们也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氛围下学到的知识。”记者问道:你们今天学到‘人际关系’的哪些知识?市营二班冉同学回答:“学到的挺多的,特别是讨论时候提到的一些人际交往的原则技巧,比如平等尊重、将心比心之类的,它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帮到我们,这一点我觉得很好。”市营一班吴同学则说:“以往上课我们学的全,但学得浅。今天的课可以自己找重点,比如我主要是人际关系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不太明白,那我今天就针对这个点去讨论学习,然后得到自己的东西。”
在小班讨论课后,为了下一次小班讨论课有更好的效果,综合教研室的穆冬梅老师组织小助教进行反思与总结。会上,小助教宋小峰结合自己组织课堂的经历,反思自己不足的地方,比如时间的掌控、课件的制作等。小助教夏伊博则从观看者的角度提到案例的选用要适当等,其他助教也谈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张艳老师、张晟老师、穆冬梅老师结合小助教的实际情况给出肯定和相应的建议。在经历了第一次组织课堂讨论后,小助教们既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增加了信心,为下一次小班讨论课的开展积蓄力量。
(小助教反思总结)
(通识教学部供稿)
上一条:【鱼城研讨】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讲解员考核侧记
下一条:【教研活动】光色掠影——记动画专业期末作品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