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诗词,选一门任选课,完成16学时就够了吗?当然不够,还要创作——书写——分享。写一首自己的诗,书于纸上,展示在校园里,流淌进人的心里,这些不是别人的课堂,这就是实训中心代蕊岚老师《古诗词里的爱情——从爱情诗词看中国古代文学》的课堂。
大部分同学听到“古诗词”或者“古代文学”,想到的就是背诵、默写、高考……为了打破同学们的这种固有印象,让同学们真切的感受到古诗词的美。代蕊岚老师专门选取了以爱情题材的古诗词为主线的古代文学内容开设这门课程。同时,她还让同学们进行创作、书写,让大家用诗词来抒发感情,让同学们体会诗词不在课本里,而在我们身边。并且鼓励同学们发挥特长,把自己的诗歌设计成海报,展示出来,和更多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情。
代蕊岚老师说,学习古诗词,我们很容易忽略的一点就是“感受”,感受诗人的情感和人生,感受时代的市井和风情,感受语言本身的优美和力量。爱情诗词古来有之,以爱情诗词为主体的设计,不仅能引发同学们的共情,减少“诗词”“文学”带来的压力;也能通过阅读古人爱情的悲欢离合,引导正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负责本次课程作业展示海报设计的万雨薇同学感慨到:经过《古诗词里的爱情》课程的学习,我对古诗词有了更多的了解,体会到了时代变换、生死离别也不能磨灭的深厚情谊。在课程学习中老师从诗歌到爱情,从先秦到唐宋,从《诗经》到《牡丹亭》,让我们多方面深层次的了解了古诗词的的内容与变迁。课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课程汇报,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感受让我回味无穷。课程作业展示中我承担海报的设计,能将同学们的作品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一起品鉴是无法言说的乐趣,让我感到这件事的意义。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去了解诗词,热爱诗词,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下去,也期待其他相关课程的开设。
在这次任选课上,还有一位叫黄永进的同学比较特别,他是无意中在选课网页上看到这门课程后来旁听的,从第三次课开始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他说,上了这门课,了解了更多的古诗词,他对诗歌的欣赏能力也有所提升;课上,和老师的互动、诗歌的创作、作品的分享,都让他非常有参与感;课下,和大家一起讨论诗人的生平、诗词的炼字、作品的意境,让他收获颇多;参与书法体验,把自己的情诗用毛笔誊写一遍,也是别有一番乐趣。
代蕊岚老师表示,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这些经典的爱情故事和诗词,用大家更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同学们了解“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课堂上分享古风音乐、传统戏曲,引导同学们去参加书法协会的活动,是希望能够给同学们更多的体验。鼓励同学们去创作诗歌、设计海报、并在校内展出,是希望让同学们感受,课堂也是多元的,是能发挥同学们特长的,是能让同学们体会到四位一体双院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带给大家的乐趣的。当然,同学们的诗歌还略显稚嫩、但是情感真挚,充满了青春阳光的气息,相信只要大家不断努力,一定会更好。
(实训中心供稿)
上一条:【学院风采】艺术传媒学院开展“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指导交流活动
下一条:778期|书院印象:“改变在书院”2017级百人学子专访④:赵钰珺——你若盛开·蝴蝶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