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5日下午在图书馆608教室,软件教研室开展了本学期第8周的半期教学工作总结及数据结构教学研讨活动。
根据重庆邮电大学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院信息产业商学院的办学理念:贯彻实施“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中国崛起对全人型中小企业家的需求。各个院系都积极开展一系列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全面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服务于学校定位。根据这一精神引领我们开展了《数据结构》分享交流活动。
软件教研室在学期半期节点针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进行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了分享: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算法是程序的灵魂.而学习好数据结构是算法设计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然而,该课程对于初上大学的学生来说,既难学,又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学不懂,提不起兴趣,因此对于教学方法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更好的契合学校“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在专业教育方面积极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一些艰深理论直接从教学中剔除,抓住重点进行算法应用知识教学。
研讨会上,本学期从事《数据结构》课程授课的闫会峰老师以及《数据结构》课程负责人霍敏霞老师和王伟锋老师分别对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较好的教学建议进行了分享。
闫会峰老师认为细致耐心的把专业学生从数学逻辑思维导向计算机编程思维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有难度的过程,在授课期间理论结合实际把所讲授的算法数据结构知识点一个一个讲授之外,还需要切实做好把某一个数据结构相关的知识点函数算法有机结合完成一个综合演示算法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向计算机思维的转变。
《数据结构》课程负责人霍敏霞老师提出:要在平时授课期间用一些课程算法去引导同学完成相应的算法设计,根据学生完成的算法作业情况可以摸清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顺便选拔学生进入程序设计算法小组进行进一步培训参加相关竞赛;特别建议指导学生是一定要把代码量提上去,每周保持500-1000行代码编写量。
王伟锋老师从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课程教学管理主要是课堂课后两个方面都要抓,建议在课后作业布置的题目多一些,不同学号的学生完成不同的题目,避免出现作业大面积抄袭现象,一旦发现学生抄袭作业,针对抄袭的学生采取罚背程序惩罚。
本次《数据结构》中期教研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参会老师过后都觉得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这样的类似活动要继续开展下去。
(大数据与软件学院软件教研室供稿)
上一条:【系主任座谈会】新欣智能院,展翅腾飞时——记智能工程学院系主任座谈会
下一条:【管理工程系】骨干示范引领 展现课堂魅力——记管理工程系“百万奖励基金”示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