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名师课堂】唐诗里的河南故事

2021-05-08

“华夏腹地中原河南,民族发祥文明摇篮”,物华天宝,人杰地灵。5月6日晚7点,郑州大学王士祥老师向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子讲述了唐诗里的中原—河南的文化渊源与故事,带我们领略了唐诗里的中原文化。

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文化底蕴尤其深厚。王士祥老师在考察周口之后,曾为周口申请中华源文化之都的称号,后因各种原因没有实施。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王士祥老师从唐诗里的中原才子、名胜、故事、精神等四个方面为我们讲述了中原河南的文化故事,感悟历史的智慧。

唐诗是中华诗词史上的一座颠峰,期间才人辈出。诗词艺术臻于极致,杜甫、苏轼更是站在唐诗宋词巅峰上的才子。“诗圣”杜甫,他沉郁顿挫,心系苍生;苏轼在豪放中尽显旷达,是儒道两家都兼具的才子,善于抒发自己不同理念的大家。王士祥老师也提到杜甫是他最崇拜的一个诗人,他讲到从杜甫身上他学到了一些人生道理和对中原文化的了解。

谈到唐诗中的名胜,那可谓比比皆是。一座楼,一门关,就让无数迁客骚人诗兴大起。“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此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就连李白也为之搁笔。而函谷关更是中原的一大名胜,相传老子为著道德经曾停留于此,后来函谷关就被视为道教的发源地。这些中原名胜为我们展现了丰厚的中原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向我们展示了唐诗中名胜文化的博大精深。

人们常说唐诗半河南,虽历史上的每次改朝换代都在河南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经济倒退,使中原文化遭到严重破坏。但是我们仍能从唐诗中看到那个歌舞升平、霓裳羽衣的唐朝。走进唐诗里的中原,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意味无穷。

 

 

(名师课堂办公室:杨垚鑫 李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