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非遗】“易”砚为梦,不忘初心——记非遗中心合川峡砚调研

2018-10-22

10月2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3名学生研究员,在中心彭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重庆市易砚堂雕刻坊和易砚堂销售店开展合川峡砚调研活动。从峡砚雕刻坊到峡砚成品展示,让学生研究员们深入了解合川峡砚历史及其制作技艺。

23B88

 

心之所向,终成大砚

陆游有诗说砚:“端溪石池浓作墨”,他对砚的特别喜爱却让原本不起眼的砚台发挥出了自己的最大作用,而对于那些原本在石山中不起眼的石头来说即使它们知道自己是制砚的最佳材料,但没有伯乐的点睛之手,再好也只能被埋没。易宗成老师可谓是合川峡砚的伯乐,让其焕然一新。现年50岁的易宗成老师,不仅是重庆市工艺美术协会授予的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而且是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合川峡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还于2017年2月荣获合川区首批“合川工匠”殊荣。

1EE12

 

半生研磨,矢志不渝

初到雕刻坊,房内风尘仆仆,表面虽简陋,内容却丰富,四周摆满峡砚石材。易宗成老师15岁拜师学艺,结缘合川峡砚三十余年。尽管看上去温文尔雅,而易宗成的双手已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坚持每天清晨五点前往峡砚雕刻坊开始一天的雕刻,雕刻坊主要进行粗加工,完成峡砚作品的初步造型,在送往位于文峰古街易砚堂进行精细雕刻、打磨成品、抛光打蜡等最后的工序。

29F86

调研之余,易宗成老师亲自为我们演示了峡砚的初步造型制作过程,选料、构思、绘图、造型雕刻等,并让每位学生研究员都进行雕刻体验。易宗成老师一路走来,几乎是以自身的沧桑岁月演义了现代合川“峡砚”的发展史,他的每一步脚印,都深深地刻印在了合川峡砚的发展历程之中。

1E38F

 

 立志砚台,不忘初心

跟随易宗成老师的脚步,我们从雕刻坊来到文峰古街的易砚堂峡砚成品店,店内呈现易宗成老师的作品精髓,每一件峡砚作品都凝聚了易宗成老师的智慧与汗水。据易宗成老师介绍,传统合川峡砚的款式主要以方型、条型、小圆型为主,比较讲究一点就在砚台上面配一些简单的兰草或梅花图案,传统砚台款式单调,缺少艺术性和观赏性,一般只用来磨墨写字,而不会用来收藏或作为礼品馈赠,附加值也不高。一次偶然机会,帮助参加书法笔会的父亲制作一方砚台,因时间匆忙,保留石材原有形状,不加刻意雕刻,得到父亲及其参加笔会的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受此启发,打破传统思维,利用原石的天然形状与纹路,将实用与美观融合,雕刻制作形式多样的合川峡砚作品。

25FF5

时间转瞬即逝,此次调研活动随着绵绵细雨的停止而落下了帷幕。我们的调研活动无终点,一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路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