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个人合理地飞起来?”这是佘飞老师向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戏剧工坊同学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老师说到:“在现实生活中,人会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在文学写作中是有无限可能的,文学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模拟’,更是对生活的可能性的一种探索。”近日,创意写作作家班戏剧工坊的同学们在北山斋B201迎来了佘飞老师的《创意写作思维训练》第六次课,这次课讲的是写作中的语言问题。
课堂开始之前佘飞老师很早便来到教室,在等待同学们到来的时间里,佘飞老师不停地在讲台旁来回踱步,想必他和我们一样期待这次奇妙的课堂。
上课的铃声响起后,佘飞老师向学生们分享了他的奇妙经历和体验——经常梦到飞翔的梦;分不清梦境与现实,以及他的思考:如何向自己证明自己身处于现实而非梦境等问题。佘老师还讲到,他小时候拥有过一个成为飞行员的梦想,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笑话”:有人曾把佘飞两个字念成了“会飞”……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告诉你们我会飞,你们肯定都不会信,但在写作中,我不仅会飞,还能上天入地……”佘老师幽默地说道。“在文学写作中,我们可以完成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完成的事情,文学探索的是生活更多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学就是作者的‘白日梦’……”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节课我们谈的话题是文学写作中的语言,我们首先来谈一谈文学语言的功能与特点。请各位同学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一个人合理地飞起来?”佘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从严肃小说创作的角度思考,也可以从类型小说创作的角度思考。”佘飞老师突然说道,“插一个话题,我问问大家:严肃小说与类型小说(或通俗小说)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有的同学认为是两者的叙述方式不同,也有同学认为相对于类型小说而言严肃小说关注的问题会更加深刻。佘飞老师很认同同学们的发言,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后提出了他自己的见解:“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差异的确是严肃小说与类型小说之间的差异,但我个人认为二者最核心的差异体现在思想方面。相对而言,类型小说,或者说通俗小说,更加注重讲述一个情节曲折的精彩故事……而在严肃小说中讲故事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故事背后所蕴涵的东西(思想)或许更为重要,作者是通过讲故事来表达其思考和思想,而且,在很多严肃小说中,并没有情节曲折的故事,作品仅仅是在描绘一个生活片段,书写一件生活小事,但它们探讨的却是人的一种生活境遇、生存状态等深刻的话题……”紧接着佘老师以爱尔兰作家克莱尔·吉根的《南极》和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的《保鲜》两篇短篇小说为例进行的分析讲解,让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言归正传,佘飞老师回到了刚才那个问题:如何让一个人合理地飞起来?接着是十五分钟的课堂写作时间。同学们奋笔疾书,十五分钟转眼就过去了。然后每个小组的同学相互传阅了刚刚的写作作业,然后推举出本组最有创意、最有特点的作业进行分享。
第一小组发言的同学写的是残疾的主人公因为偶然间获得的魔法书,在被蝴蝶亲吻之后获得了飞行的能力;第二组发言的同学在短时间的头脑风暴里构思出了一个宏大的科幻故事:“2049年,地球生存环境恶化,只有那些非富即贵的达官贵人得以在高耸的山峰建造空中花园,呼吸空气,而大多数的普通人不得不生活在糟糕的环境之中,等待死亡……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为了生存,被迫实行‘飞行计划’:第一种是通过将人类婴儿与飞行动物的基因结合,实现基因改造进行飞行;第二种是给强健的人安装机械翅膀实现飞行;第三种是行动能力弱一点的人通过修建天梯,获得生存的权利……”;第三组发言的同学讲述了一个先天残疾却梦想飞翔的人,通过毕生努力成功地研制出人造翅膀的励志故事;最后一组发言的同学讲述了一个被囚禁在城堡的绝望的人,最终选择从城堡一跃而下,在结束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获得了短暂的自由飞行……
“你们的故事太精彩了!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佘老师兴奋地说。他对每个故事都做了精彩点评,随后佘飞老师带领着我们一起欣赏了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的经典著作《百年孤独》中书写雷梅苔丝飞走了的段落。并以此为例,以及结合刚才的写作练习,佘老师为我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知识括展,向我们讲解了文学语言的功能与特点:形象、抒情、生动、丰富、独创、音乐性(节奏性)......并让同学们对此进行思考。
在学习完文学语言的功能和特点后。紧接着,佘飞老师带领我们进入到课堂的第二个板块——语言风格。佘飞老师先带给我们阅读了两段文字,第一段是作家对雷雨的描写,第二段是新闻报道中对一夜雷雨的报道。第一段文字对雷雨的描写生动而夸张,是文字追求艺术的真实的生动体现,第二段新闻报道中的文字,纪实而死板,强调的是生活的真实感。其实,这也是艺术与生活的差别。通过两段文字、两种语言风格的对比,让我们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样的语言是文学化的语言。佘飞老师向我们不断地强调文学语言的质感,我们应该用更加具有文学性的语言来写作。
随后佘飞老师以法国作家雷蒙·格诺的《风格练习》为例,为我们讲解语言的风格问题。在《风格练习》这本书中,作者尝试用99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形式来描述同一件事情。佘飞老师要求每组抽取一位同学,从书中随机选择一篇朗读,有选择不断提问的“犹豫”风格篇的;有选择愤怒粗俗的“辱骂”风格篇的;有选择土话连篇的“乡巴佬”风格篇的;还有选择修辞繁复的“矫揉造作”风格篇的......不同的语言风格为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佘飞老师以此为例让同学们多多尝试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书写自己的作品。
本次课的第三个环节是“语言修炼”。佘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提升语言的方法和建议。我们平常说的话太过于口语,口语表达的语言与作为书面表达的文学语言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生活中一句很平常的话,经过作者的加工后,竟然可以美得像诗、像画一样。
接着,佘老师说,模仿是一种有效的锻炼语言的方法,初学写作者可以通过模仿来提高自己的写作,就像书法练习中的临帖一样,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写作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最后,老师让我们模仿何其芳的诗歌《秋天》写作一首小诗,在短短的十五分钟里同学们都奋笔写作,这一节课也逐渐接近了尾声。
在这节课中,我们不仅了解到文学语言的特点和特征,还了解到文学语言的不同风格,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修炼自己的语言,如何让自己的语言变得有质感,以及如何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在写作中会逐渐把握这些写作“技巧”,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图文:夏瑞琪、李竺轩
(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戏剧工坊供稿)
上一条:【社团活动】第五十五期传统文化精品课堂|书法雅尚·翰墨千秋
下一条:【党建工作】艺术传媒学院学生党支部召开发展对象审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