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艺术传媒学院组织广大师生及党员同志以艺术创作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目前已创作相关绘画作品36幅、平面设计及摄影共计200件,力求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开展课程思政改革
艺术传媒学院自2019年开始课程思政改革,其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种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结合艺术教育课程特点,将思想教育的内容有机渗透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政治思想观念、意识和素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专业教师凭借文化底蕴、熟练的操作技巧以及优秀的审美趣味将思政工作融入课程,在完成课堂专业教学的基础上,从思想意识上引导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匡正学生的品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发展。
通过安排布置,让学生完成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艺术作品,使学生主动通过实践来积累创作素材,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专业教育既能带给学生们创新性、实用性的教学成果,也有效地加强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为肩负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重任,艺术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构建创新型的艺术教育育人模式,开发具有艺术特色的德育课程,以《新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为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就爱国爱党为题,要求学生创作相关主题海报、平面设计等。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搜集信息,整合资源,无形中加强自身爱国意识,深入领会党的精神。以动画专业的《综合作品创作课程设计》课程为例,在课程的总体设计上,本着技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并重的设计思路,以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为指导思想,把思政内容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紧紧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结合动画专业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教学。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鼓励思政课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专业系(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开展联谊活动,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开展多元艺术创作
艺术传媒学院在课程思政改革的基础上,以教师党员、学生党员为基点,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红色经典等进行艺术创作,创作方式涵盖了微电影、纪录片、平面设计、H5、动画等。学生党支部也以“重庆英雄人物事迹”为基点,制作了包含江姐、刘伯承、聂荣臻、邱少云的人物海报,并在学生群体中大力宣传,弘扬英雄人物的革命奋斗精神。通过党员带团员的方式,带动全院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年轻一代用艺术作品去宣传正能量,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
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注重挖掘元素、可视化成果输出,亦注重理论的进一步钻研与提升。艺术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李轶天主持立项重庆市教改项目《全媒体视域下重庆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化”教学路径探究》、主持立项重庆市人文社科项目《“党建+业务”双融双促:重庆高校艺术院系基层党建工作“四度”提升路径研究》;教师支部副书记王芳主持立项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重庆红色文化在当代国产动漫艺术中的“生态”传播和“活态”传承研究》;纪委副书记龚晓雪主持立项重庆市人文社科项目《将地方非遗艺术融入高校美育的教学研究--以重庆邮电大学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院为例》;优秀共产党员张梅主持立项重庆市教改项目(课程思政专项)《艺术创作思维视角下实践输出型课程思政可视化研究》;教师党员李杜风所创作的油画《船》入选合川区2021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艺术传媒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以《数字媒体广告与创新》为基点成功立项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该课程共有8名教师组成,其中副教授5名、讲师3名;涵盖了党总支书记、教师支部书记、教师支部副书记、教学副院长、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制定推进《数字媒体广告与创新》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课程以专业知识作为课程主线,通过知识点穿插、案例展示等方式将思政内容融入其中,潜移默化、浸透内涵教育。课程授课过程中选择“中国传统文化”、“时事政治(抗击疫情为主)”、“爱国主义精神”、“建党 100 周年”、“红色经典”等主题结合专业知识,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育人方式方法,形成全方位全员育人模式。
未来,艺术传媒学院将继续推进课程思政,贯彻五育并举,切实为当代大学生系好人生第一颗纽扣,带领广大教师为党和人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艺术传媒学院)
上一条:【志愿服务】聚焦“5+”,2021“公益未来·美国银行青年发展项目”答辩尽显太阳澳门集团网站风采
下一条:【教研活动】两校共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为专本贯通培养保驾护航——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专本贯通分段培养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