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教研室组织今年参与暑期参与岗前培训的相关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分享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主题分享,交流学习经验,促进共同发展。“概论”课教研室全体教师在11月9日下午通过线上(腾讯会议)参与了此次活动。
此次的教师培训主题活动主要由杨文君老师与廖洪瑶老师,两位老师进行分享。
廖洪瑶老师以“技术赋能的高等教育应变”为主题,分享了在信息技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应如何去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学习新技术。教育的发展要在坚持知识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掌握技术手段,方法模式,积累更新学习资源等。二是,锤炼新思维。教学设计与授课对象,授课内容相适应。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掌握结构化思维方法。三是,掌握新方法。学习了解与教学相关的应用技术,如:数字笔记本、Sway 交互演示文稿、优化演示:PPT插件等等。
杨文君老师分享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在新时代教师应如何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做到教书育人。首先强调了学习践行《十项准则》的重要性。学习践行《十项准则》是教师负担“筑梦人”神圣职责的现实需要,是教师个人实现安心从教的必然选择。其次,分析《十项准则》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涵。最后,分享了在教师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将《十项准则》融入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严以律己,防微杜渐,避免不知而错。
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扩充的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学习成长,一直在路上。
撰稿:廖洪瑶
摄图:杨文君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上一条:【“移”心抗疫】“疫”点“疫”滴显担当,数“言”数“行”都是爱——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师生共度“疫”生活
下一条:【大咖阅读】学大咖精神,悟人生智慧——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