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名家大讲坛】格高意远,泓峥萧瑟——戴建业《与伟大诗人对话》

2022-05-2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包罗万象、意境深邃,而且词句优美、韵体和谐,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5月20日下午7点,文化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开设线上研讨课,带来了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的《与伟大诗人对话》一讲,带师生领略了诗人的神髓。

戴建业教授指出,中国古代有“大诗人”与“名诗人”之别。所谓“大诗人”是指伟大的诗人,而“名诗人”即著名诗人。“大诗人”不仅必须诗艺非凡,还必须人格伟大和境界崇高。而“名诗人”只需诗艺高超即可,如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就因为他长于七绝,被人称为“诗家夫子王昌龄”。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李白抱着铁杵磨成针的意志在诗书的海洋终饱尝美味,愿奋其智能而为辅弼,让大唐芬芳永存,然而满腔赤诚无人理睬,一片忠心无人问津。在他看来,那满腹的经纶只是他在莺歌燕舞时助兴的丝竹,什么家国天下,岂是一个迂腐文人所能驾驭;衣食无忧也只是为了一首《清平词》“一枝红艳露凝香,云角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个志可凌云的七尺男儿,怎受的了这般屈辱,他的傲慢不允许,他的清高更不会安于斯,止于斯。他放逐天涯,访名山,与仙人为友,游大江,与香草相知,寻仙问道,他飘逸如仙,好不逍遥、自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杜甫的忧国忧民,面对破旧的茅屋,看着群童公然抱茅而去却无力追赶,杜甫想到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广大寒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杜甫当时的生活苦难,他含泪述说着“朱门”的肮脏统治和百姓的艰辛生活。在经历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之后,他发出深沉的叹息——“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在这样一个生灵涂炭、兵荒马乱的时代,他也只能望着荒草丛生的城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无论是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还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都是他们在那个时代给世人所带去的感想或个人意愿,他们的诗词也正映衬出了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国诗词已经沉淀为历史,其中的意境难以复制和超越,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能够在人生无味的时刻唤起人们的热情与冲动,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图文:杨有璨、叶丹丹

(名师课堂办公室供稿)